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籽粒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英文縮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1页
   ·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第12-15页
     ·作图群体第12-13页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特点第13-14页
     ·分子标记偏分离特点第14-15页
     ·小麦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第15页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原理与方法第15-17页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原理第16页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的方法第16-17页
   ·小麦籽粒性状相关基因的QTL定位研究进展第17-20页
     ·粒重第17-18页
     ·籽粒形状第18-19页
     ·籽粒品质第19-20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实验材料第21-22页
     ·植物材料第21页
     ·实验试剂第21-22页
   ·实验方法第22-25页
     ·材料种植与性状调查第22页
     ·群体基因型分析第22-24页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5-41页
   ·亲及其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性状的表型分析第25-27页
     ·双亲及其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表型分布第25-26页
     ·籽粒性状的相关性第26-27页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第27-34页
     ·SSR引物的筛选第27-28页
     ·SSR引物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分离第28-32页
     ·SSR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第32-34页
   ·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结果第34-41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41-44页
   ·讨论第41-43页
     ·小麦籽粒形状的鉴定方法第41页
     ·小麦籽粒相关性状QTL定位结果的多样性第41-42页
     ·QTL的“一因多效”及相关性第42-43页
   ·结论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SNP与SSR分析及耐旱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下一篇:热应激对肥育猪肌肉品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