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神明”中全息思想的研究与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部分 全息论及中医全息理论 | 第9-23页 |
| 1.全息理论 | 第9-11页 |
| ·全息论基本概念 | 第9页 |
| ·全息论的基本原理 | 第9页 |
| ·全息论物理信息性性质 | 第9-10页 |
| ·全息生物论 | 第10-11页 |
| 2 中医全息论 | 第11-23页 |
| ·全息背景下的中医学 | 第11-14页 |
| ·人体全息论 | 第14-15页 |
| ·天人相应 | 第15-22页 |
| ·全息背景下的中医心理学 | 第22-23页 |
| 第二部分 “心主神明”中的全息思想 | 第23-36页 |
| 1.藏象五志中的全息律 | 第23-27页 |
| ·脏腑全息相关 | 第23-25页 |
| ·脏象全息相关 | 第25页 |
| ·神形脏腑合一 | 第25-27页 |
| 2.心主神明 | 第27-33页 |
| ·神和脏腑的关系 | 第27-29页 |
| ·神的生理 | 第29-33页 |
| 3.七情 | 第33-36页 |
| ·七情内伤 | 第33页 |
| ·七情致病 | 第33-34页 |
| ·七情调摄 | 第34-36页 |
| 第三部分 临床及现实指导意义 | 第36-44页 |
| 1.全息思想指导诊断 | 第36-37页 |
| 2.神病常见症状 | 第37页 |
| 3.全息综合治疗方法 | 第37-40页 |
| ·非药物疗法 | 第37-39页 |
| ·药物疗法 | 第39-40页 |
| 4.临床医案数据分析 | 第40-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 文献综述 全息医学旳相关发展 | 第56-68页 |
| 1.全息医学起源 | 第56-57页 |
| 2.全息医学的理论基础及内容 | 第57-59页 |
| 3.近代国外对全息医学的研究应用进展 | 第59-61页 |
| 4.全息诊疗的发展应用 | 第61-62页 |
| 5.全息医学的适用范围 | 第62页 |
| 6.全息心理分析法的心身诊疗价值 | 第62-63页 |
| 7.时间全息与疗效 | 第63-64页 |
| 8.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附件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