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微光成像镜头的设计和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水下微光成像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 ·距离选通水下微光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设想 | 第14-15页 |
| ·防水密封窗口的设计及理论验证 | 第14页 |
| ·水下专用摄影物镜系统的设计及校正 | 第14-15页 |
| ·激光照明系统能量计算 | 第15页 |
|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2 水下光学问题的特殊性及水对光学成像的影响 | 第16-19页 |
| ·水对光的散射 | 第16页 |
| ·水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 第16-17页 |
| ·水对像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聚焦误差 | 第17页 |
| ·视场误差 | 第17页 |
| ·畸变 | 第17-18页 |
| ·色差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镜头形式的选择 | 第19-25页 |
| ·水下成像系统的几种形式比较 | 第19-20页 |
| ·同心球面防水密封窗 | 第19页 |
| ·普通摄影物镜与远焦型附加镜组组合 | 第19-20页 |
| ·水下专用摄影物镜 | 第20页 |
| ·水密壳窗的选择 | 第20-22页 |
| ·密封壳窗形式的选择 | 第20-21页 |
| ·密封壳窗材料的选择 | 第21-22页 |
| ·水密壳窗的有限元分析 | 第22-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4 系统参数的确定 | 第25-29页 |
| ·物镜参数 | 第25-26页 |
| ·选取合适的相对孔径 | 第25-26页 |
| ·确定焦距f’和视场角2ω | 第26页 |
| ·性能优化 | 第26页 |
| ·整机结构形式 | 第26-27页 |
| ·目镜参数的确定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5 物镜的像质评价 | 第29-42页 |
| ·外形尺寸 | 第29页 |
| ·物镜像质评价 | 第29-32页 |
| ·传函曲线 | 第30页 |
| ·点列图 | 第30-31页 |
| ·圈入能量 | 第31-32页 |
| ·畸变 | 第32页 |
| ·景深计算 | 第32-34页 |
| ·物镜系统的透过率计算 | 第34页 |
| ·公差分析 | 第34-37页 |
| ·公差分析的概念 | 第34页 |
| ·公差分析的目的 | 第34-35页 |
| ·公差分析的步骤 | 第35页 |
| ·公差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35页 |
| ·物镜系统公差分析 | 第35-37页 |
| ·校正镜组 | 第37-41页 |
| ·校正镜头外形结构 | 第38页 |
| ·校正镜头像质评价 | 第38-40页 |
| ·校正镜头公差分析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6 水下微光成像系统作用距离估算 | 第42-44页 |
| 7 基于距离选通的激光主动照明技术的研究 | 第44-53页 |
| ·激光器的选择 | 第44-47页 |
| ·激光的波长选择 | 第44页 |
| ·激光器的选择 | 第44-45页 |
| ·激光照明系统能量计算 | 第45-46页 |
| ·选定的激光器指标 | 第46-47页 |
| ·接收器件简介 | 第47-50页 |
| ·ICCD简介 | 第47-49页 |
| ·本文设计所选用的ICCD规格 | 第49-50页 |
| ·水下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模型 | 第50-51页 |
| ·门控系统延迟时间计算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8 结论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