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导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9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综述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二) 论文的创新点及特色 | 第13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5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相关基本问题研究 | 第15-21页 |
一. 城镇化的内涵与背景 | 第15-16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与幸福观 | 第16-19页 |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内涵 | 第16-17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 第17-18页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的内涵 | 第18-19页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与城镇化的内在关联 | 第19-21页 |
(一) 城镇化是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观影响着城镇化的进程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一. 调查概括说明 | 第21页 |
二. 调查样本分析 | 第21-28页 |
(一) 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二) 调查内容的主体部分 | 第22-27页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现状主要特征 | 第27-28页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一) 对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 | 第28-29页 |
(二) 存在一定的拜金主义倾向 | 第29页 |
(三)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感悟幸福的能力偏低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幸福观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0-37页 |
一. 制度障碍 | 第30-32页 |
(一) 户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 | 第30页 |
(二) 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 第30-31页 |
(三) 保障性住房制度尚不健全 | 第31-32页 |
(四) 就业制度存在壁垒 | 第32页 |
二. 社会融入认同困境 | 第32-33页 |
(一) 城市未形成健全的融合网络 | 第32-33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困境 | 第33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 | 第33-35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确 | 第34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意识不强 | 第34-35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空乏 | 第35页 |
四. 自身因素 | 第35-37页 |
(一) 自身观念限制 | 第35-36页 |
(二) 价值判断不准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对策 | 第37-45页 |
一. 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幸福观的意义 | 第37-38页 |
(一) 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重要路径 | 第37页 |
(二) 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幸福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 第37-38页 |
二. 促使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幸福观的对策 | 第38-45页 |
(一) 优化社会体制,奠定良好制度基础 | 第38-40页 |
(二) 加强社会人文关怀,营造和谐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 第40-41页 |
(三)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 第41-42页 |
(四) 注重新生代农民工自我教育,增强自身创造幸福的能力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