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成像优化及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红外探测技术 | 第13-16页 |
| ·红外辐射 | 第13-14页 |
| ·红外探测器的发明和发展 | 第14-15页 |
| ·红外探测器的简单归类 | 第15-16页 |
| ·光学读出非制冷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 ·光学读出红外探测器性能分析 | 第20-22页 |
| ·主要性能参数指标 | 第20-21页 |
| ·光学读出红外探测系统噪声分析 | 第21-22页 |
| ·主要进展和工作 | 第22-26页 |
| ·课题组的相关进展 | 第22-23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光学读出红外系统的优化 | 第26-50页 |
| ·光学读出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 | 第27-30页 |
| ·光学读出的基本原理介绍 | 第27-28页 |
| ·理想点光源的光学检测灵敏度分析 | 第28-30页 |
| ·面光源影响下光学检测灵敏度的理论研究 | 第30-36页 |
| ·面光源影响下任意点的光强分布 | 第30-33页 |
| ·面光源影响下的光学检测灵敏度 | 第33-34页 |
| ·面光源在刀口谱平面光强分布 | 第34-36页 |
| ·面光源影响下光学检测灵敏度优化 | 第36-42页 |
| ·光学检测灵敏度分析及优化 | 第36-37页 |
| ·不同FPA反光板长度的分析优化 | 第37-38页 |
| ·不同光源半径的分析优化 | 第38-39页 |
| ·不同透镜焦距的分析优化 | 第39-41页 |
| ·不同读出波长的分析优化 | 第41-42页 |
| ·自适应刀口滤波系统 | 第42-49页 |
| ·基于实际刀口滤波的光学检测灵敏度分析 | 第44-47页 |
| ·自动刀口滤波系统方案与验证 | 第47-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三章 无基底FPA的探测性能分析 | 第50-59页 |
| ·双材料悬臂梁的变形原理 | 第50-53页 |
| ·热机械响应 | 第51-52页 |
| ·有基底FPA的热阻模型 | 第52-53页 |
| ·无基底受热辐射时的热阻一般模型 | 第53-54页 |
| ·大气环境下无基底FPA探测性能分析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四章 红外图像复原研究 | 第59-82页 |
| ·无基底FPA的热成像模型 | 第59-64页 |
| ·无基底FPA的光学成像模型 | 第59-60页 |
| ·无基底FPA的热学模型 | 第60-63页 |
| ·无基底FPA的热成像映射模型 | 第63-64页 |
| ·基于光学的红外图像重构 | 第64-70页 |
| ·FPA与CCD上像素的一一对应 | 第65-66页 |
| ·红外图像重构研究 | 第66-70页 |
| ·针对热串扰的红外图像复原算法 | 第70-73页 |
| ·图像复原变换的表述 | 第70-71页 |
| ·点扩散矩阵的估计 | 第71-73页 |
| ·不同尺寸点扩散矩阵的复原 | 第73-77页 |
| ·不同估计尺寸下的精确仿真复原 | 第73-75页 |
| ·不同估计尺寸下的仿真复原 | 第75-77页 |
| ·噪声影响下的图像复原研究 | 第77-80页 |
| ·高斯噪声影响下的图像复原 | 第78页 |
| ·椒盐噪声影响下的图像复原 | 第78-79页 |
| ·实际热串扰红外图像复原验证 | 第79-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 第五章 红外热像仪相关研究开发 | 第82-96页 |
| ·基于光读出红外成像研究 | 第82-88页 |
| ·红外图像的非均匀校正(NUC) | 第82-84页 |
| ·基于数字图像的红外图像细节增强(DDE) | 第84-86页 |
| ·基于光读出的集成化红外热成像系统 | 第86-88页 |
| ·基于锁相红外无损探测研究 | 第88-95页 |
| ·红外无损检测基本介绍 | 第88-91页 |
| ·红外锁相无损检测技术 | 第91-92页 |
| ·红外锁相无损检测装置 | 第92-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未来展望 | 第96-99页 |
| ·工作总结 | 第96-97页 |
| ·本文创新点 | 第97-98页 |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