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高级醇及多元醇论文

一类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7页
     ·非线性混杂系统研究概况第11-13页
     ·生物鲁棒性研究概况第13-14页
     ·参数灵敏度分析研究概况第14-15页
     ·微生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数学研究概况第15-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20页
2 预备知识第20-32页
   ·符号说明第20页
   ·甘油代谢过程的酶催化动力学模型第20-23页
   ·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理论第23-24页
   ·混杂系统基础知识第24-28页
     ·混杂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模型描述第24-26页
     ·混杂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第26-28页
   ·两种直接搜索方法第28-32页
     ·复形法第28-29页
     ·模拟退火算法第29-32页
3 间歇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及系统辨识第32-44页
   ·引言第32-33页
   ·间歇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第33-39页
     ·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第33-35页
     ·混杂系统及其解的性质第35-39页
   ·系统辨识模型第39-40页
   ·算法与数值结果第40-42页
     ·两阶段算法第40-42页
     ·数值结果第42页
   ·小结第42-44页
4 间歇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及优化第44-58页
   ·引言第44-45页
   ·参数灵敏度函数及其性质第45-47页
   ·参数灵敏度分析及算法第47-49页
     ·参数灵敏度分析第47-48页
     ·灵敏度分析算法第48-49页
   ·参数辨识模型及算法第49-54页
     ·参数辨识模型第49-51页
     ·优化算法第51-54页
   ·数值结果第54页
   ·小结第54-58页
5 连续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及系统辨识第58-72页
   ·引言第58-59页
   ·连续发酵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第59-62页
     ·非线性酶催化混杂系统第59-61页
     ·混杂系统及其解的性质第61-62页
   ·生物鲁棒性指标第62-65页
   ·系统辨识模型第65-67页
   ·算法与数值结果第67-68页
     ·算法第67页
     ·数值结果第67-68页
   ·小结第68-72页
6 批式流加非线性切换混杂系统及参数辨识第72-88页
   ·引言第72-73页
   ·耦合批式流加发酵非线性切换混杂系统第73-76页
     ·非线性切换混杂系统第73-75页
     ·切换混杂系统及其解的性质第75-76页
   ·参数辨识模型第76-77页
   ·参数灵敏度函数第77-81页
   ·算法及数值结果第81-85页
     ·优化算法第81-84页
     ·数值结果第84-85页
   ·小结第85-88页
结论与展望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8页
论文创新点摘要第98-1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完成情况第100-1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106页
作者简介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域自适应算法的移动/固定荷载下梁/板的正、反问题研究
下一篇:BOT项目实物期权决策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