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0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中国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第12页
     ·村镇规划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核心问题第12-13页
     ·村镇规划体系不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页
     ·揭示高速城市化发展对村镇规划的新需求第14页
     ·探索村镇规划落实国家农村政策的路径第14页
     ·有助于解决村镇规划的现有问题第14页
   ·概念界定第14-17页
     ·村镇规划第14-15页
     ·村镇规划的区域性第15-16页
     ·村镇区域第16-17页
   ·研究目标第17页
     ·构建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理论框架第17页
     ·提出和研究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内容体系第17页
     ·建立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编制和实施制度第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17页
     ·基于 GIS 的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第17-18页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第18页
   ·研究框架和论文结构第18-20页
     ·研究框架第18-19页
     ·论文结构第19-20页
第2章 研究综述第20-39页
   ·国外村镇区域性规划研究和实践综述第20-24页
     ·国外村镇规划研究综述第20-21页
     ·国外村镇规划实践综述第21-24页
     ·小结第24页
   ·国内村镇规划区域性实践综述第24-27页
     ·建设部门的村镇体系规划实践探索第24-25页
     ·其他主要涉农部门的乡镇规划实践第25-27页
     ·小结第27页
   ·国内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综述第27-3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层次和分区第27-2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性质和任务第2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思想和理念第29-30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价值取向第30-31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内容框架第31-33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实施机制第33-34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的规划技术第34-35页
     ·国内对国外村镇规划的研究介绍第35-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总体思路第39-81页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阶段性和特征第39-57页
     ·高速城市化时期的阶段性第39-43页
     ·高速城市化阶段的特征第43-51页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第51-57页
   ·中国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现实需求第57-70页
     ·高速城市化的负外部性第58页
     ·高速城市化负外部性带来的问题第58-67页
     ·现有调节机制的有效性缺失分析第67-6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研究的需求分析第69-70页
   ·中国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发展区域性的特征及其影响第70-77页
     ·村镇发展关联性的特征和影响第71-74页
     ·村镇区域系统性的特征和影响第74-77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作为一种新的调节手段(总体思路)第77-79页
     ·理论基础第77-78页
     ·目标第78页
     ·路径第78页
     ·特点第78-79页
     ·重点问题第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4章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和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研究第81-121页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与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第81-84页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第81-82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第82页
     ·村镇发展的关联性与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层次的关系第82-84页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第84-92页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理论基础第85-86页
     ·村镇发展关联性测度的技术方法第86-92页
   ·基于 ESDA-GIS 的全国村镇发展关联性格局分析第92-117页
     ·数据采集与处理第92-97页
     ·乡镇空间分布特征第97-98页
     ·因子空间依赖特征第98-113页
     ·典型区域空间变差分析第113-117页
   ·基于村镇发展关联性的村镇规划区域性层次探讨第117-120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重点层次的空间分布和地区差异第117-118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重点层次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性第118-11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总体重点层次第119-120页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5章 村镇区域的系统性和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技术框架第121-137页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功能和结构第121-126页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功能第121-122页
     ·村镇区域系统的子系统划分和系统要素第122-123页
     ·村镇区域系统的系统结构第123-126页
   ·村镇区域系统的特殊性及其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影响第126-129页
     ·作为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差异分析第126-127页
     ·作为区域与大尺度区域的差别分析第127-128页
     ·影响分析第128-129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体系环境第129-132页
     ·横向环境第129-131页
     ·纵向环境第131-132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的构建第132-135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构建的理念第132-134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技术框架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要点第134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技术框架第134-135页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6章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目标界定和规划策略制定第137-160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目标体系的内涵分析第137-144页
     ·基于现实问题的分析第137-140页
     ·基于发展趋势的分析第140-143页
     ·目标体系的内涵第143-144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目标界定的因素和方法第144-146页
     ·目标体系之间的关系模式第144-145页
     ·目标界定的因素和方法第145-146页
   ·基于既定目标的规划策略制定第146-159页
     ·生态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第147-150页
     ·经济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第150-154页
     ·社会目标导向的规划策略第154-159页
   ·本章小结第159-160页
第7章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内容体系和实施机制第160-203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内容体系的总体构想第160-161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导向性内容第161-181页
     ·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管制规划第162-166页
     ·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生态规划第166-168页
     ·经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规划第168-172页
     ·经济产业发展:产业布局规划第172-176页
     ·公共服务配置:居民点体系规划第176-180页
     ·公共服务配置:公共设施规划第180-181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支撑性内容第181-198页
     ·基础设施:给排水规划第181-187页
     ·交通体系:道路交通规划第187-189页
     ·土地利用:非建设用地规划第189-194页
     ·土地利用:建设用地规划第194-198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实施机制第198-203页
     ·编制机制第198-200页
     ·管理机制第200-201页
     ·公众参与机制第201-203页
第8章 镇(乡)域规划导则研究第203-218页
   ·编制组织过程第203-204页
   ·反馈和修改的主要意见第204-211页
     ·关于内容体系第204-209页
     ·关于实施机制第209-211页
   ·《导则》内容构成第211-215页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空间范围扩展的规定第211页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理念与目标的规定第211-212页
     ·对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内容的规定第212-214页
     ·对建立村镇规划区域性规划制度的规定第214-215页
   ·《导则》中有待改进之处第215-218页
     ·关于村镇区域系统功能的实现第215页
     ·关于农业基础设施第215-216页
     ·关于居民点体系调整第216页
     ·关于规划内容的组织第216-218页
第9章 结论和讨论第218-223页
   ·主要结论第218-219页
   ·讨论第219-220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行政地域层次第220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体系层次第220页
   ·主要创新点第220-222页
     ·初步构建高速城市化时期村镇规划区域性的理论框架第221页
     ·通过空间相关分析回答村镇规划区域性的重点层次问题第221页
     ·村镇规划区域性的规划编制内容创新第221-222页
   ·不足与展望第222-223页
参考文献第223-234页
致谢第234-236页
附录A:典型区域空间变差分析图表第236-253页
附录B:新桥镇公共设施分类规划一览表第253-256页
附录C:《镇(乡)域规划导则(试行)》第256-26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69-270页

论文共2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强烈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损伤退化行为
下一篇:在我国城市更新中城市营销与建筑策划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