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工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9-10页 |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协调的需求 | 第10页 |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必然趋势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研究综述 | 第12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概述 | 第15-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生态工业园区 | 第15页 |
·景观空间设计 | 第15-16页 |
·生态工业园区的类型 | 第16-18页 |
·以工业园区的性质分类 | 第16-17页 |
·以工业园区的功能分类 | 第17-18页 |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类型 | 第18-20页 |
·道路空间 | 第18页 |
·边界空间 | 第18-19页 |
·节点空间 | 第19页 |
·区域空间 | 第19页 |
·标志空间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基本理论 | 第20-26页 |
·关键技术和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页 |
·城市规划设计理论 | 第20-21页 |
·现代景观设计学理论 | 第21页 |
·景观游憩学理论 | 第21-22页 |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设计原则 | 第22-23页 |
·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22页 |
·生态优化原则 | 第22-23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23页 |
·彰显现代工业文明原则 | 第23页 |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的要求 | 第23-25页 |
·倡导人性化设计 | 第24页 |
·立足地域文脉 | 第24页 |
·打造休憩活动场所 | 第24页 |
·提供紧急避灾通道与场所 | 第24-25页 |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的目标 | 第25-26页 |
·探索工业文明与自然文明和谐共生的生态学途径 | 第25页 |
·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多样性景观空间体系 | 第25-26页 |
第四章 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 | 第26-54页 |
·生态工业园区道路景观空间设计 | 第26-32页 |
·道路景观空间整体规划原则 | 第26-27页 |
·道路景观空间详细设计 | 第27-29页 |
·道路景观空间植物设计 | 第29-32页 |
·生态工业园区边界景观空间设计 | 第32-37页 |
·边界景观空间的作用 | 第33页 |
·硬质边界景观空间设计 | 第33-35页 |
·植物边界景观空间设计 | 第35-37页 |
·生态工业园区节点景观空间设计 | 第37-45页 |
·广场景观空间设计 | 第37-42页 |
·水景景观空间设计 | 第42-45页 |
·生态工业园区区域景观空间设计 | 第45-50页 |
·园区入口景观空间设计 | 第45页 |
·行政区景观空间设计 | 第45-47页 |
·办公庭院景观空间设计 | 第47页 |
·生产区景观空间设计 | 第47-49页 |
·生活区景观空间设计 | 第49-50页 |
·生态工业园区标志景观空间设计 | 第50-52页 |
·主题雕塑、小品设计 | 第50-51页 |
·景观家具设计 | 第51-52页 |
·生态理念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 第52-54页 |
·利用科技材料建立生态停车场 | 第52-53页 |
·利用工业废弃材料塑造生态景观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台安生态工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第54-59页 |
·项目概况 | 第54-55页 |
·台安生态工业园区概况 | 第54页 |
·台安生态工业园区现状分析 | 第54-55页 |
·台安生态工业园区景观总体规划 | 第55-56页 |
·生态绿地控制 | 第55页 |
·绿地景观空间布局 | 第55-56页 |
·台安生态工业园区景观空间设计 | 第56-59页 |
·道路景观空间设计 | 第56页 |
·边界景观空间设计 | 第56-57页 |
·节点景观空间设计 | 第57页 |
·区域景观空间设计 | 第57-58页 |
·标志景观空间设计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