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辅助活性TIG焊工艺及接头性能研究
| 目录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活性元素增加熔深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电弧收缩理论 | 第12-13页 |
| ·表面张力改变理论 | 第13-14页 |
| ·金属表面张力测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 ·毛细管高度法 | 第15页 |
| ·最大气泡法 | 第15-16页 |
| ·滴重法和滴体积法 | 第16-17页 |
| ·拉脱法 | 第17-18页 |
| ·滴外形法 | 第18-19页 |
| ·电磁悬浮法 | 第19-20页 |
| ·光学测试法 | 第20-21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电弧辅助活性TIG焊接法试验研究 | 第23-35页 |
| ·电弧辅助活性TIG焊方法简介 | 第23页 |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3-24页 |
| ·工艺试验研究 | 第24-34页 |
| ·焊接规范参数 | 第24页 |
| ·试验结果及讨论 | 第24-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电弧辅助活性TIG焊焊缝组织分析 | 第35-48页 |
| ·焊缝金相组织观察 | 第35-41页 |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35页 |
| ·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36-41页 |
| ·焊缝XRD物相分析 | 第41-43页 |
| ·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41页 |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1-43页 |
| ·焊缝中元素含量分析 | 第43-45页 |
| ·试验方法 | 第43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 ·焊缝中铁素体含量分析 | 第45-47页 |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四章 电弧辅助活性TIG焊焊缝力学性能 | 第48-64页 |
| ·焊缝拉伸性能 | 第48-54页 |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4页 |
| ·焊缝低温冲击韧性 | 第54-60页 |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5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0页 |
| ·焊缝的硬度 | 第60-63页 |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60-61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焊缝熔深增加机理分析 | 第64-80页 |
| ·熔池表面张力测试 | 第64-68页 |
| ·试验材料制备 | 第64页 |
| ·表面张力测试方法 | 第64-67页 |
| ·试验结果 | 第67-68页 |
|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机理分析 | 第68-71页 |
| ·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 第71-72页 |
| ·表面张力与熔点的关系 | 第71页 |
| ·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71-72页 |
| ·化学成分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72页 |
| ·不锈钢电弧辅助活性TIG焊熔池表面张力变化机理 | 第72-79页 |
| ·熔池表面张力变化机理 | 第72-74页 |
| ·熔池表面张力温度系数变化机理 | 第74-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