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智能移动终端安全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主动防御发展及现状 | 第12-13页 |
·智能移动终端在主动防御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6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智能移动终端恶意软件和主动防御技术介绍 | 第17-24页 |
·智能移动终端恶意软件 | 第17-20页 |
·移动终端恶意软件发展 | 第17-18页 |
·移动终端恶意软件主要危害 | 第18-19页 |
·移动终端恶意软件分类 | 第19页 |
·分析与总结 | 第19-20页 |
·主动防御技术概述 | 第20-23页 |
·主动防御产生介绍 | 第20-21页 |
·入侵检测技术 | 第21-22页 |
·异常检测技术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智能移动终端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 第24-36页 |
·智能移动终端主动防御研究 | 第24-26页 |
·目前问题 | 第24-25页 |
·基于行为分析的异常检测方法 | 第25-26页 |
·用户行为 | 第26-32页 |
·系统信息 | 第27-28页 |
·系统行为受恶意软件影响 | 第28-30页 |
·用户行为的定义 | 第30-32页 |
·用户行为模型研究 | 第32-35页 |
·社交网络 | 第32-33页 |
·基于社交网络的用户行为模型 | 第33-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移动终端主动防御技术研究 | 第36-50页 |
·引言 | 第36-37页 |
·基于用户行为的移动终端主动防御模型研究 | 第37-43页 |
·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移动终端主动防御模型框架 | 第37-38页 |
·用户行为收集模块 | 第38-40页 |
·用户行为建模模块 | 第40-41页 |
·用户行为分析模块 | 第41-42页 |
·响应模块 | 第42-43页 |
·基于用户行为的移动终端异常检测算法 | 第43-49页 |
·设计思路 | 第43-44页 |
·相似性度量方法研究 | 第44-45页 |
·算法描述 | 第45-46页 |
·算法数学分析 | 第46-48页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60页 |
·实验环境 | 第50-53页 |
·Android平台的优势 | 第50-51页 |
·Weka | 第51页 |
·检测 | 第51-53页 |
·算法验证 | 第53-59页 |
·用户行为多样性分析 | 第53-54页 |
·用户行为社交性分析 | 第54-55页 |
·阀值a,b的确定 | 第55-57页 |
·算法效果对比 | 第57-58页 |
·算法性能对比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及未来工作 | 第60-62页 |
·总结 | 第60页 |
·未来工作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硕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