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蝗虫生态经济阈值参数拟合及模型构建
| 附件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英文缩略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蝗虫为害对牧草的影响 | 第13-14页 |
| ·降水、覆盖度与草地生产力的关系 | 第14-15页 |
| ·经济阈值与生态阈值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经济阈值研究进展 | 第15页 |
| ·生态经济阈值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生态阈值及最大承载力研究进展 | 第16页 |
| ·草原蝗虫防治指标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蝗虫为害对典型草原的影响 | 第18-32页 |
| ·试验区自然情况概况 | 第18-19页 |
| ·气候特征 | 第18页 |
| ·植被特征 | 第18-1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模拟蝗虫取食试验 | 第19-21页 |
| ·蝗虫罩笼试验 | 第21页 |
| ·蝗虫为害后草地恢复能力研究 | 第21-22页 |
|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 ·试验结果 | 第22-30页 |
| ·不同密度蝗虫为害后植被地上现存量的变化 | 第22-24页 |
| ·不同密度蝗虫为害后植被补偿量的变化 | 第24页 |
| ·蝗虫不同取食率下草地补偿易害作用 | 第24-25页 |
| ·蝗虫为害对次年草地的影响 | 第25页 |
| ·蝗虫为害后草地恢复能力 | 第25-30页 |
| ·讨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降水、覆盖度与草地生产力的关系 | 第32-42页 |
| ·试验区自然情况概况 | 第32页 |
| ·气候特征 | 第32页 |
| ·植被特征 | 第3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 ·气象资料 | 第32-33页 |
| ·试验步骤 | 第33-34页 |
| ·数据分析 | 第34页 |
| ·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 ·降水量对草地生产力的影响 | 第34-38页 |
| ·降水量对次年克氏针茅草地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牧草生长季降水量对克氏针茅生长和生殖状况的影响 | 第39页 |
| ·群落覆盖度与草地生产力的关系 | 第39-40页 |
| ·讨论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维持昆虫多样性所需牧草资源研究 | 第42-47页 |
| ·试验区自然情况概况 | 第42页 |
| ·气候特征 | 第42页 |
| ·植被特征 | 第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 ·基础资料 | 第42-43页 |
| ·测定昆虫的牧草占有量 | 第43页 |
| ·测定牧草地上现存量 | 第43页 |
| ·测定昆虫所占有牧草资源比例 | 第43页 |
| ·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 ·不同种类昆虫干重 | 第43-44页 |
| ·昆虫占有的牧草资源比例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草原蝗虫生态经济阈值模型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 第47-5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 ·生态经济阈值模型的构建 | 第47-49页 |
| ·草原生态系统对于蝗虫的生态承载力研究 | 第49页 |
| ·主要草原蝗虫取食量及各发育阶段成活率 | 第49-50页 |
| ·数据分析 | 第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 ·生态经济阈值模型参数赋值 | 第50页 |
| ·主要草原蝗虫生态经济阈值 | 第50-51页 |
| ·草原生态系统对于蝗虫的生态承载力 | 第51-57页 |
| ·讨论 | 第57-58页 |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