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葡聚糖酶cel8A和cel48B的基因克隆表达、酶活性质及协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7页
   ·纤维素第12-13页
   ·纤维素酶第13-23页
     ·纤维素酶的组成第13-15页
     ·纤维素酶的来源第15-17页
       ·产纤维素酶的真菌类第15页
       ·产纤维素酶的细菌类第15-16页
       ·产纤维素酶的放线菌类第16页
       ·产纤维素酶的昆虫类第16-17页
       ·产纤维素酶的植物类第17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第17-18页
     ·纤维素酶的降解机理第18-20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20-23页
       ·食品加工及活性物质的提取第20-21页
       ·酿造工业第21页
       ·生产生物乙醇第21-22页
       ·饲料加工业第22页
       ·生产微生物蛋白第22页
       ·造纸业的应用第22-23页
       ·农业杂交育种的应用第23页
   ·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第23页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及表达第23-2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4-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27-42页
   ·实验样品与耗材第27页
     ·菌株和质粒第27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7页
     ·工具酶和化学试剂第27页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7页
   ·方法与步骤第27-42页
     ·基因组的提取第27页
     ·目的基因的引物设计第27-28页
     ·PCR扩增目的基因第28-29页
     ·载体质粒pQE30酶切第29-30页
     ·分别构建表达载体第30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0页
     ·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第30-31页
     ·阳性克隆的筛选和酶切验证第31页
     ·重组子质粒的PCR验证及测序分析第31-32页
     ·CMC-Na平板上的活性检测第32-33页
     ·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检测第33页
     ·NTA-Ni亲和层析纯化蛋白第33页
       ·原理第33页
       ·再生和活化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第33页
       ·内切葡聚糖酶ce18A和外切葡聚糖酶ce148B的纯化第33页
     ·纯化产物的SDS-PAGE检测第33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第33-35页
     ·内切葡聚糖酶酶学活性测定第35-37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第35-36页
       ·最适pH第36页
       ·最适温度第36页
       ·比活力和K_m值的测定第36-37页
     ·外切葡聚糖酶酶活性研究第37页
     ·外切葡聚糖酶cel48B定点突变第37-40页
       ·突变方法第37-38页
       ·确定定点突变位点第38页
       ·设计突变点引物第38-39页
       ·PCR扩增带突变基因第39页
       ·DpnI消化PCR模板第39页
       ·PCR产物转入感受态细胞E. coli XL10-gold第39页
       ·测序筛选突变子第39页
       ·将突变质粒转入感受态细胞E.coli XL1-blue第39-40页
     ·纯化突变酶并用SDS-PAGE分析第40页
     ·突变酶活鉴定第40页
     ·内切葡聚糖酶与外切葡聚糖酶的协同作用研究第40-42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42-59页
   ·内切葡聚糖酶cel8A第42-49页
     ·信号肽、跨膜区及功能域预测第42-43页
     ·cel8A基因的PCR扩增第43-44页
     ·表达载体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第44页
     ·测序及同源比对第44-45页
     ·外源基因表达和纯化蛋白的SDS-PAGE检测第45页
     ·内切葡聚糖酶CMC平板上的活性检测第45-46页
     ·酶学活性测定第46-49页
       ·最适pH第46-47页
       ·最适温度第47页
       ·酶活力和K_m值的测定方法第47-49页
   ·外切葡聚糖酶cel48B第49-58页
     ·信号肽及跨膜区预测第49-50页
     ·cel48B基因的PCR扩增第50页
     ·表达载体构建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第50-51页
     ·测序及同源比对第51页
     ·外源基因表达和纯化蛋白的SDS-PAGE检测第51页
     ·外切葡聚糖酶cel48B活性检测第51-53页
     ·cel48B基因定点突变第53-58页
       ·确定突变位点第53-55页
       ·PCR扩增突变基因第55-56页
       ·测序筛选突变子第56-57页
       ·突变蛋白纯化并用SDS-PAGE分析第57页
       ·突变酶活性研究第57-58页
   ·内切葡聚糖酶与外切葡聚糖酶的协同作用研究第58-59页
第四章 讨论第59-63页
   ·内切葡聚糖酶的酶活特性第59-60页
     ·pH的影响第59页
     ·温度的影响第59-60页
     ·比活力和K_m值第60页
   ·外切葡聚糖酶的酶活性质第60-61页
   ·纤维素酶的协同机制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问题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1第71-75页
附录2第75-79页
附录3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贫困石山区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大新县五山乡为例
下一篇:Paenibacillus cookii GX-4的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酶学性质研究与分子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