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控制模态概述 | 第9-10页 |
| ·控制策略及微处理器概述 | 第10-12页 |
| ·控制策略分类 | 第10-12页 |
| ·微处理器概述 | 第12页 |
|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ASI 的结构与系统建模 | 第13-20页 |
| ·ASI 的结构组成 | 第13页 |
| ·单相 ASI 的 DC-AC 级建模 | 第13-14页 |
| ·PWM 调制 | 第14-17页 |
| ·SPWM 调制原理 | 第14-15页 |
| ·SPWM 的调制方式 | 第15-17页 |
| ·基于 MATLAB/Simulink 的 SPWM 仿真实现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系统控制模态的设计 | 第20-31页 |
| ·逆变器的输出状态方程 | 第20-23页 |
| ·逆变器的输出传递函数 | 第20-21页 |
| ·连续域状态方程 | 第21页 |
| ·离散域状态方程 | 第21-23页 |
| ·开环控制的输出特性 | 第23页 |
| ·单闭环控制模态设计 | 第23-26页 |
| ·扰动输入模型 | 第24-25页 |
| ·电压单闭环控制模态 | 第25-26页 |
| ·双闭环反馈控制模态 | 第26-30页 |
| ·内环反馈量为电感电流 | 第26-27页 |
| ·内环反馈量为电容电流 | 第27-28页 |
| ·内环反馈量为电感电压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控制策略的研究 | 第31-48页 |
| ·PID 控制策略 | 第31-35页 |
| ·PID 控制的原理 | 第31-32页 |
| ·PID 控制表达形式 | 第32-33页 |
| ·PI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3-35页 |
| ·模糊控制策略 | 第35-40页 |
|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36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6-40页 |
| ·重复控制策略 | 第40-47页 |
| ·重复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40页 |
| ·重复控制器的结构组成 | 第40-43页 |
| ·控制器稳定性分析 | 第43-46页 |
| ·控制器的收敛性与误差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控制策略的复合及仿真 | 第48-65页 |
| ·模糊 PI 控制设计与仿真 | 第48-54页 |
| ·模糊 PI 控制的原理 | 第48-49页 |
| ·逆变电源模糊 PI 控制设计 | 第49页 |
| ·逆变电源模糊 PI 控制仿真 | 第49-54页 |
| ·逆变电源重复控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 第54-60页 |
| ·滤波器 S(z)的设计 | 第55-58页 |
| ·补偿环节 C(z)的设计 | 第58页 |
| ·逆变电源重复控制的仿真实现 | 第58-60页 |
| ·复合控制的设计与仿真实现 | 第60-64页 |
| ·复合控制的原理框图 | 第60-61页 |
| ·复合控制的建模与仿真实现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6章 数字化控制的设计 | 第65-77页 |
| ·ASI 逆变级整体结构 | 第65页 |
| ·硬件电路设计 | 第65-70页 |
| ·主控芯片的选择 | 第65-66页 |
| ·功率管及驱动电路设计 | 第66-68页 |
| ·采样调理电路的设计 | 第68-69页 |
| ·温度检测电路的设计 | 第69-70页 |
| ·软件设计 | 第70-74页 |
| ·开发总体流程 | 第70-71页 |
| ·SPWM 信号的产生 | 第71-72页 |
| ·控制算法的实现 | 第72-74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4-76页 |
| ·驱动电路输出波形 | 第74-75页 |
| ·复合控制系统输出波形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77页 |
| ·工作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