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30页 |
·表面技术的现状 | 第9页 |
·表面技术的分类 | 第9-11页 |
·表面改性技术 | 第9-10页 |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 第10-11页 |
·金属的碳氮共渗 | 第11页 |
·QPQ 技术 | 第11-26页 |
·QPQ 技术的发展 | 第12-16页 |
·QPQ 技术的设备 | 第16-17页 |
·QPQ 技术的工序 | 第17-19页 |
·QPQ 技术工艺化学反应 | 第19-21页 |
·QPQ 技术渗层组织 | 第21-26页 |
·深层 QPQ 技术 | 第26-28页 |
·深层 QPQ 技术研究现状 | 第26页 |
·深层 QPQ 技术渗层组织 | 第26-27页 |
·深层 QPQ 技术的性能 | 第27页 |
·深层 QPQ 技术的应用情况 | 第27-28页 |
·氮化工艺 | 第28页 |
·本研究工作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2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8-29页 |
·实验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实验材料、设备及测试 | 第30-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材料的选择 | 第30页 |
·材料的成分及热处理状态 | 第30页 |
·试样的加工 | 第30-31页 |
·实验用盐 | 第31页 |
·实验设备及检测设备 | 第31页 |
·实验设备 | 第31页 |
·检测设备及其辅助设备 | 第31页 |
·实验方案与试样的检测 | 第31-36页 |
·深层 QPQ 氮化工艺 | 第31-33页 |
·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试样渗层质量检测 | 第34-35页 |
·试样渗层的厚度和硬度测试 | 第35-36页 |
3 深层 QPQ 技术氮化工艺对 45 钢渗层组织影响 | 第36-46页 |
·45 钢渗层组织 | 第36-39页 |
·45 钢渗层元素组成及物相组成 | 第39-44页 |
·元素组成 | 第39-42页 |
·物相组成 | 第42-44页 |
·45 钢表面硬度及有效渗层厚度 | 第44-46页 |
·渗层表面硬度 | 第44页 |
·有效渗层厚度 | 第44-46页 |
4 深层 QPQ 技术氮化工艺对 35CrMo 钢渗层组织影响 | 第46-56页 |
·35CrMo 钢渗层组织 | 第46-49页 |
·35CrMo 钢渗层元素组成及物相组成 | 第49-54页 |
·元素组成 | 第49-52页 |
·物相组成 | 第52-54页 |
·35CrMo 钢表面硬度及总渗层厚度 | 第54-56页 |
·渗层表面硬度 | 第54页 |
·有效渗层厚度 | 第54-56页 |
5 深层 QPQ 技术氮化工艺对 316L 钢渗层组织影响 | 第56-66页 |
·316L 钢渗层组织 | 第56-59页 |
·316L 钢渗层元素组成及物相组成 | 第59-63页 |
·元素组成 | 第59-62页 |
·物相组成 | 第62-63页 |
·316L 钢表面硬度及总渗层厚度 | 第63-66页 |
·渗层表面硬度 | 第63-64页 |
·有效渗层厚度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