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都市圈发展策略探析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导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与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14-16页 |
2 都市圈发展内涵与要素 | 第16-22页 |
·都市圈理论内涵 | 第16-18页 |
·都市圈概念 | 第16页 |
·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 第16-17页 |
·影响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因素 | 第17-18页 |
·形成都市圈的要素分析 | 第18-22页 |
·区位条件 | 第18-19页 |
·资源禀赋 | 第19页 |
·区域发展水平 | 第19-20页 |
·交通条件 | 第20-21页 |
·文化传统 | 第21页 |
·政策体制 | 第21-22页 |
3 杭州都市圈发展现状 | 第22-40页 |
·杭州都市圈形成的现实基础 | 第22-24页 |
·战略地位重要 | 第22页 |
·综合实力雄厚 | 第22页 |
·产业基础坚实 | 第22-23页 |
·体制富有活力 | 第23页 |
·开放经济领先 | 第23页 |
·文化积淀深厚 | 第23页 |
·经济资源富集 | 第23页 |
·“两创”环境优越 | 第23-24页 |
·杭州都市圈经济概况 | 第24-32页 |
·区域综合实力较强 | 第24-25页 |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 第25-28页 |
·三大需求协同拉动 | 第28-30页 |
·三大收入较快增长 | 第30-32页 |
·杭州都市圈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 第32-37页 |
·城市化建设推进加快 | 第32-33页 |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 第33-34页 |
·科教文化持续发展 | 第34页 |
·医疗水平稳步提高 | 第34-35页 |
·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 第35页 |
·公用事业快速发展 | 第35-36页 |
·环境保护成效明显 | 第36-37页 |
·杭州都市圈总体布局及其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7-40页 |
·杭州都市圈总体布局 | 第37-38页 |
·杭州都市圈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38-40页 |
4 杭州都市圈发展问题与挑战 | 第40-46页 |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较弱 | 第40-42页 |
·地方保护主义抬头 | 第42-43页 |
·要素制约日趋加剧 | 第43-44页 |
·节能减排难度加大 | 第44-46页 |
5 杭州都市圈发展对策研究 | 第46-62页 |
·加强整体空间整合化,提高中心城市辐射 | 第46-48页 |
·融入极核城市产业化,努力突破行政樊篱 | 第48-49页 |
·通信同城交通立体化,降低要素流动成本 | 第49-53页 |
·大胆创新,推进通信资费同城化 | 第49-50页 |
·多措并举,切实降低交通成本 | 第50-51页 |
·提高效率,建立立体化的交通网络 | 第51-53页 |
·环保联合执法常态化,重拳治理边界污染 | 第53页 |
·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切实提升同城感受 | 第53-54页 |
·协调保障机制系统化,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 第54-57页 |
·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 第55页 |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 | 第55-56页 |
·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 第56-57页 |
·建立研究交流机制 | 第57页 |
·专业委员会建设特色化,重点突出优势产业 | 第57-58页 |
·健全专业委员会工作机制,推进一体化进程 | 第57页 |
·组建特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 第57-58页 |
·加强金融专委会联动协作,加快要素良性流动 | 第58页 |
·圈内城市发展个性化,突显地方文化特色 | 第58-62页 |
·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发扬传统精神 | 第59-60页 |
·着力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地方特色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