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审判运用之实证辨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序言第6-8页
第一章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重要意义第8-11页
 一、 有利于更切实际的保障人权,促进我国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发展第8页
 二、 有助于提高刑事侦查能力,准确打击犯罪,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8-9页
 三、 有助于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促进法官的公正审判第9-11页
第二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1-15页
 一、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进程第11-12页
 二、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架构第12-15页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判实践中的实际运用第15-19页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际运用情况第15-16页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理论虚置“的成因第16-19页
  ㈠、就司法制度方面的原因来看,现行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缺乏具体的实体和程序保障规则实施程序高度概括,不具有可操作性第16-17页
  ㈡、法院的司法裁判权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中立性,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人为限制第17-18页
  ㈢、中国封建法律文化的影响,造成公民屈从于强权专制,无维权意识第18-19页
第四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判实践中的几个问题第19-27页
 一、 非法证据的认定标准和遏制途径第19-21页
  ㈠、疲劳审讯的违法性认定第19-20页
  ㈡、威胁、引诱、欺骗性取证的合法性及其底限第20-21页
  ㈢、非法取证的遏制途径第21页
 二、 非法证据的证明责任问题第21-24页
  ㈠、非法言词证据的证明责任分配第22-23页
  ㈡、非法实物证据的证明责任分配第23-24页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审判阶段的的程序适用第24-27页
  ㈠、一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第24-26页
  ㈡、二审程序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第26-27页
第五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第27-29页
 一、 被告人引用之例外第27页
 二、 指控伪证之例外第27页
 三 “毒树之果”之例外第27-29页
结语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1页
致谢第31页

论文共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事案卷移送制度的完善
下一篇: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