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道教论文--对道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昆明万寿宫道教节庆的科仪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一、绪论第7-21页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7-8页
 (二) 文献综述第8-13页
  1. 有关道教节庆风俗的研究第8-10页
  2. 有关道教斋醮科仪的研究第10-13页
 (三) 研究理论与方法第13-15页
  1. 研究理论第13-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 相关概念梳理第15-19页
  1. 道教节庆概念释义第15页
  2. 道教仪式概念释义第15-19页
 (五) 田野点概述第19-21页
  1. 万寿宫历史沿革第19页
  2. 万寿宫教职人员概况第19-20页
  3. 万寿宫道教节庆活动及斋醮科仪第20-21页
二、万寿宫主要节庆斋醮科仪的田调记录第21-50页
 (一) 阳法事类第21-38页
  1. 真武朝科第21-31页
   (1) 坛场布置第22-23页
   (2) 参与人员及服饰第23-24页
   (3) 主要仪节第24-31页
  2. 朝斗科仪第31-38页
   (1) 坛场布置第33-34页
   (2) 参与人员第34页
   (3) 主要仪节第34-38页
 (二) 阴法事类——玉阳施食科仪第38-50页
  (1) 坛场布置第39-41页
  (2) 参与人员第41页
  (3) 主要仪节第41-50页
三、万寿宫道教节庆科仪的分析第50-54页
 (一) 真武朝科第50-52页
 (二) 朝斗科仪第52-53页
 (三) 玉阳施食科仪第53-54页
四、万寿宫节庆科仪的功能研究第54-57页
 (一) 济度、祈禳、心理慰藉第54-55页
 (二) 维持生活、服务大众第55页
 (三) 道教教义、经典及道教文化的实践与传承第55页
 (四) 道教斋醮科仪及经典内涵的道德教化及劝世功能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后记第60-6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德宏那目村傣族“摆”的变迁研究
下一篇:民主党派党内监督制度建设探究--以民革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