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2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本论文选题来源、选题依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本研究在实际应用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 第13-15页 |
·国内外森林火险预警的研究情况 | 第15-29页 |
·国内外森林火险预报研究的基本情况 | 第15-17页 |
·国内外对森林火险预测方面相关方法的概述 | 第17-19页 |
·国外典型的森林火险预报模型简述 | 第19-23页 |
·关于预报国内森林火险方法的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国内研究出现的的一些问题 | 第28-29页 |
·研究的目标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对技术路线的研究 | 第30-31页 |
·对本文章节的安排 | 第31-32页 |
第二章 森林火险等级预警因子的处理方法 | 第32-37页 |
·预警因子的选择 | 第32页 |
·预警基础数据库 | 第32-34页 |
·太原市 1:100 万比例的基础地理数据库 | 第33页 |
·太原市森林资源分布数据库 | 第33页 |
·太原市植被分布数据库 | 第33页 |
·太原市历史重大、特大森林火灾案例数据库 | 第33页 |
·太原市历史气象数据库 | 第33-34页 |
·动态数据 | 第34-36页 |
·每日气象观测数据 | 第34-36页 |
·森林可燃物状态数据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太原市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的研究 | 第37-43页 |
·技术路线 | 第37页 |
·预报模型的构建 | 第37-38页 |
·何为火灾指数 | 第38页 |
·火险指数计算方法 | 第38页 |
·数据输入 | 第38-40页 |
·可燃物状态指数 | 第38-39页 |
·背景综合指数 | 第39-40页 |
·火险等级的分级和划分 | 第40-42页 |
·火险等级分级 | 第40-41页 |
·火险等级的划分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太原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63页 |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 第43-49页 |
·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形势分析 | 第43-44页 |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依据 | 第44-45页 |
·太原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第45-48页 |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建设的目的意义 | 第48-49页 |
·森林火险气象预报系统设计 | 第49-51页 |
·预报系统采用的软件和工作环境 | 第49页 |
·预报系统工作流程图 | 第49-51页 |
·太原市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系统实现 | 第51-62页 |
·火险等级预报系统的数据来源和采集方式 | 第51-52页 |
·系统主界面功能实现 | 第52-57页 |
·预报系统功能实现 | 第57-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太原市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的应用 | 第63-69页 |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预警系统准确率测试 | 第63-64页 |
·短期预报系统的应用 | 第64-65页 |
·资料来源 | 第64页 |
·条件选择 | 第64页 |
·生成结果 | 第64-65页 |
·中期预报系统的应用 | 第65-66页 |
·资料来源 | 第65页 |
·条件选择 | 第65页 |
·生成结果 | 第65-66页 |
·春季长期预报系统的应用 | 第66页 |
·资料来源 | 第66页 |
·条件选择 | 第66页 |
·生成结果 | 第66页 |
·秋季长期预报系统的应用 | 第66-67页 |
·资料来源 | 第66页 |
·条件选择 | 第66-67页 |
·生成结果 | 第67页 |
·卫星遥感监测的应用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9-74页 |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森林火险预报因子处理方法结论 | 第69页 |
·森林火险预报模型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太原地区森林火险预报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 | 第70页 |
·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70-72页 |
·火险预报因子的处理方法 | 第70-71页 |
·森林火险等级预报 | 第71-72页 |
·进一步研究工作 | 第72-73页 |
·森林火险预报方法 | 第72页 |
·林火监测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