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一、工会监督权的基础理论 | 第10-21页 |
| (一) 工会监督权的含义与特征 | 第10-12页 |
| (二) 工会监督权的重要性 | 第12-14页 |
| (三) 工会监督权的权力来源与价值取向 | 第14-16页 |
| (四) 我国工会监督权的法律渊源 | 第16-17页 |
| (五) 工会监督权行使主体的理论争鸣 | 第17-21页 |
| 二、工会监督权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 第21-25页 |
| (一) 工会监督的主体角色混同、权责不明 | 第21-22页 |
| (二) 部分监督对象拒绝建立工会 | 第22-23页 |
| (三) 工会监督权监管执行力低、效力虚化 | 第23-25页 |
| 三、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 (一) 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根源分析 | 第25-27页 |
| (二) 工会监督权实施中存在问题的立法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 四、工会监督权实施的法律保障 | 第30-38页 |
| (一) 社会本位下的工会监督权重构 | 第30-31页 |
| (二) 保障工会监督权行使的具体措施 | 第31-38页 |
| 结语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