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引言第10-14页
 (一) 地质勘查行业的任务和性质第10页
 (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三)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四)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2-13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五) 课题研究的方法第13-14页
一、地质勘查单位企改的必然性第14-17页
 (一) 必要性及必然性第14页
 (二) 地质勘查单位改革的历程第14-17页
  1. 第一阶段:改革探索阶段第15页
  2. 第二阶段:从实施属地化管理开始到现在第15-17页
二、117勘探队企业化经营发展分析第17-26页
 (一) 基本情况第17页
 (二) 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第17-20页
  1. 经营管理模式第17-18页
  2. 资质管理制度第18-19页
  3. 地质勘查项目第19页
  4. 人事管理体系第19-20页
  5. 财务管理体系第20页
 (三) 企业化改革取得的成果第20-21页
  1. 地质勘查主业不断加强第20-21页
  2. 矿业开发有效推进第21页
  3. 物理灭火工程取得实效第21页
  4. 标准化队伍的建设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第21页
 (四)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21-26页
  1.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第22页
  2. 执行力和创新力不强第22页
  3. 缺乏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第22-23页
  4. 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沉重负担第23页
  5. 产业结构单一第23页
  6. 地质勘查文化与现代化企业文化的矛盾第23-24页
  7. 勘探利润偏低第24页
  8. 地质勘查市场严重萎缩第24-25页
  9. 营销功能缺失第25-26页
三、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6-30页
 (一) 政策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改革缓慢第26-29页
  1. 企业化改革的目标不明确是企业化改革受阻的根本原因第26页
  2. 企业化改革细则缺失是产生历史遗留问题的根源第26页
  3. 配套政策不健全是地质勘查市场不成熟的主要原因第26-27页
  4. 矿权市场不完善是地质勘查单位不能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第27页
  5. 政策的延续性、宏观性不强第27-28页
  6. 地方政府对地质勘查单位的认识不足第28-29页
 (二) 地质勘查单位内部原因第29-30页
  1. 管理者和职工的思想认识不足是阻碍企业化改革进程第29页
  2. 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认识不足第29页
  3. 不熟悉资本市场导致地质勘查单位在企业化运作资金缺乏第29-30页
四、国内外经验借鉴第30-33页
 (一) 国内经验借鉴第30-31页
  1. 广东模式第30页
  2. 云南模式第30页
  3. 辽宁、浙江模式第30-31页
 (二) 国外经验借鉴第31-33页
五、深化内蒙古地质勘查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对策第33-41页
 (一) 政府要发挥促进作用第33-37页
  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第33-34页
  2. 建立符合市场运作的市场规则第34-35页
  3. 加强政府推动和整体统筹第35-36页
  4. 创新思路,实现突破第36-37页
  5. 要切实解除地质勘查单位沉重的历史包袱第37页
 (二) 要切实建立健全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第37-39页
  1. 深化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第37-38页
  2. 规范制度,强化内部管理第38-39页
  3. 建立符合地质勘查队伍的现代化企业文化体系第39页
 (三) 转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第39-41页
  1. 巩固地质勘查主业,积累资本第39-40页
  2. 加快矿业开发步伐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管理创新实证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下一篇:衙门村蒙古族文化变迁与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