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 第17-25页 |
·城市等级划分综述 | 第17-19页 |
·城市等级与服务业发展综述 | 第19-22页 |
·城市群服务业空间结构及形成机制综述 | 第22-25页 |
第三章 京津冀城市群城市规模等级划分 | 第25-29页 |
·城市规模效应 | 第25-26页 |
·构建城市等级划分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 | 第27-28页 |
·城市规模等级划分结果 | 第28-29页 |
第四章 京津冀城市群各等级城市服务业发展特征 | 第29-44页 |
·四个等级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长速度、占就业比重比较 | 第29-32页 |
·四个等级城市服务业相对劳动生产率比较 | 第32-33页 |
·四个等级城市服务业行业结构比较 | 第33-36页 |
·四个等级城市服务业行业集中度比较 | 第36-37页 |
·京津冀投入产出特征比较 | 第37-40页 |
·京津冀需求弹性比较 | 第40-41页 |
·京津冀各行业科技中间投入率比较 | 第41-42页 |
·京津冀服务业区位熵比较 | 第42-43页 |
·京津冀服务业主导产业比较 | 第43-44页 |
第五章 京津冀城市群服务业空间格局 | 第44-54页 |
·城市群服务业空间格局特征 | 第46-49页 |
·“核心——边缘”结构明显 | 第46-47页 |
·“区——县”二元结构突出 | 第47-49页 |
·“点——轴”发展模式基本形成 | 第49页 |
·城市服务业空间发展模式 | 第49-52页 |
·张家口、承德服务业整体水平低,属于“低水平均衡”的空间开发模式 | 第50页 |
·秦皇岛、保定、廊坊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增长极”空间开发模式已经形成 | 第50-51页 |
·石家庄、沧州服务业整体水平中等,“点轴”空间开发模式 | 第51页 |
·北京、天津、唐山服务业整体水平较高,属于“圈层结构”空间开发模式 | 第51-52页 |
·城市规模效应对城市群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54-59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