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有关当前收费模式是否导致虚高评级和利益冲突的研究 | 第10-11页 |
·有关信用评级利益冲突中声誉机制的作用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委托代理关系理论 | 第15-17页 |
·声誉理论 | 第17-18页 |
·标准的声誉理论 | 第17-18页 |
·声誉交易理论 | 第18页 |
·声誉信息理论 | 第18页 |
·寡头垄断理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信用评级利益冲突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现行的向发行方收取评级费用的模式 | 第20-21页 |
·评级机构向发行方提供咨询服务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 | 第21-24页 |
·信用评级制度缺陷造成利益冲突加剧 | 第24-27页 |
·评级程序不公开导致投资者信息不对称 | 第24页 |
·评级机构独立性削弱导致评级结果不准确 | 第24-25页 |
·法律问责机制不完善导致权重责轻 | 第25-26页 |
·评级市场寡头垄断加剧利益冲突 | 第26-27页 |
第4章 信用评级利益冲突的声誉机制分析 | 第27-37页 |
·声誉溢价模型的调整 | 第27-29页 |
·声誉溢价模型 | 第27-28页 |
·假定条件的调整 | 第28-29页 |
·信用评级利益冲突分析 | 第29-34页 |
·模型分析 | 第29-31页 |
·模型结论 | 第31-34页 |
·评级机构寡头垄断加剧利益冲突 | 第34-37页 |
第5章 防范信用评级利益冲突的措施和建议 | 第37-39页 |
·通过加强信息披露来提高评级的透明度 | 第37页 |
·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机构的内控制度 | 第37-38页 |
·加强信用评级市场的竞争 | 第38页 |
·加强有效的外部法律监管 | 第38-3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