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安徽淮南老龙眼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研究背景和现状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2页
   ·研究内容与路径第12页
     ·研究内容第12页
     ·研究路径第12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研究目的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研究思路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研究结构与框架第15-18页
     ·研究结构第15-16页
     ·研究框架第16-18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综述第18-32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城市公园第18页
     ·文化景观第18-19页
     ·风景景观第19页
     ·景观认知第19-20页
     ·景观设计第20-21页
   ·城市公园的相关综述第21-26页
     ·城市公园的起源及发展第21-22页
     ·城市公园相关分类体系第22-24页
     ·城市公园的功能与特性第24-26页
   ·地域文脉的相关综述第26-32页
     ·地域文脉的相关概念第26-27页
     ·地域文脉的相关理论第27-29页
     ·地域文脉的组成要素第29-32页
第三章 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城市公园景观案例研究第32-64页
   ·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城市公园景观认知第32-33页
     ·认知对象第32页
     ·认知内容第32页
     ·认知成果第32-33页
   ·城市公园景观要素中的地域文脉第33-39页
     ·地形第33-34页
     ·水体第34-35页
     ·植物第35-36页
     ·建筑第36-37页
     ·其它第37-39页
   ·城市公园景观形态中的地域文脉第39-43页
     ·具象第39-40页
     ·抽象第40-41页
     ·意象第41-42页
     ·意境第42-43页
   ·城市公园景设计中的地域文脉第43-49页
     ·自然造景、人文成景第43-45页
     ·空间组景、交融成景第45-46页
     ·主从置景、因借得景第46-47页
     ·四时组景、五感成景第47-49页
   ·城市公园景设计中体现地域文脉的途径第49-54页
     ·场地景观元素的利用第49-51页
     ·地域景观元素的提取第51-52页
     ·外地景观元素的融入第52-53页
     ·地域景观元素的综合第53-54页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脉的方法第54-64页
     ·保留、维护、再现、重生第54-56页
     ·延续、转换、组合、提升第56-58页
     ·解构、提炼、易位、显露第58-60页
     ·异物、隐喻、象征、问名第60-64页
第四章 基于地域文脉视角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实践研究第64-82页
   ·项目概况第64-67页
     ·项目背景第64页
     ·地域概况第64-65页
     ·项目区位第65-66页
     ·场地现状第66-67页
   ·设计依据和原则第67-68页
     ·设计依据第67页
     ·设计原则第67-68页
   ·设计理念、目标、手法第68-69页
     ·设计理念第68页
     ·设计目标第68页
     ·设计手法第68-69页
   ·项目设计中地域文脉的体现第69-82页
     ·地域文脉要素及其处理第69页
     ·公园总体景观改造概览第69-71页
     ·水库大坝景观改造设计第71-74页
     ·采石场断壁景观改造设计第74-76页
     ·其它相关景观改造设计第76-82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82-85页
   ·结论第82页
     ·地域文脉的挖掘与传承第82页
     ·地域文脉的体现与表达第82页
   ·讨论第82-85页
     ·创新与不足第82-83页
     ·思考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2页
附录第92-10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参与的设计第102-104页
致谢第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市现代城市广场植物景观调查研究
下一篇:山岳崇拜下的嵩山景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