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西药治疗 | 第11页 |
| ·中医治法 | 第11-13页 |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13-14页 |
|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 ·方法原理 | 第14-15页 |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试剂4的合成 | 第15页 |
| ·中药中游离态二价铜离子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15-16页 |
| ·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机理研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7-70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 ·实验仪器 | 第17页 |
| ·实验药材 | 第17页 |
| ·实验试剂 | 第17-18页 |
| ·实验方法 | 第18-70页 |
| ·以荧光素为原料合成中间产物2和检测试剂4 | 第18-20页 |
| ·试剂2、4分别与铜离子和EDTA相互作用 | 第20-21页 |
| ·试剂4(C_(28)H_(20)O_6N_2)对二价铜离子指示作用的专属性 | 第21-22页 |
| ·定量观察干扰情况 | 第22-27页 |
| ·吸收波长及线性考察 | 第27-29页 |
| ·以罗丹明B为底物的试剂合成 | 第29-30页 |
| ·合成试剂6、7分别与铜离子作用及EDTA的可逆性检测 | 第30-32页 |
| ·筛选对HLD有治疗效果中药中有可能驱铜的中药 | 第32-36页 |
| ·反应时间对吸光度的影响 | 第36-40页 |
| ·与铜离子络合作用的中药成分存在部位分析 | 第40-70页 |
| 第三章 小结与讨论 | 第70-72页 |
| ·游离态铜离子检测试剂 | 第70页 |
| ·中药成分与铜离子络合能力的评价 | 第70页 |
| ·治疗HLD中药的筛选 | 第70-71页 |
| ·络合成分在中药中的存在部位 | 第71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附录Ⅰ | 第76-82页 |
| 附录Ⅱ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