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破产程序探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跨境破产程序案例及引出的法律问题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跨境破产案例 | 第12-15页 |
一、 Eurofood 公司破产案 | 第12-13页 |
二、 太子奶破产案 | 第13-15页 |
第二节 案例引出的法律问题 | 第15-17页 |
一、 跨境破产管辖权冲突致多重破产程序同时存在 | 第15页 |
二、 跨境破产程序的域外效力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跨境破产程序概述 | 第17-28页 |
第一节 跨境破产程序之模式 | 第17-22页 |
一、 单独程序模式 | 第17-19页 |
二、 单一程序模式 | 第19-20页 |
三、 主从程序模式 | 第20-22页 |
第二节 联合国和欧盟关于破产程序之规则 | 第22-28页 |
一、 联合国《跨界破产示范法》 | 第23-24页 |
二、 欧盟《破产程序规则》 | 第24-28页 |
第三章 跨境破产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6页 |
第一节 单独破产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一、 同一破产案件,债权人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 第28页 |
二、 债务人转移财产以逃避管辖,无法确保交易安全 | 第28页 |
三、 不利于债务企业的保存和复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单一破产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一、 产生跨国破产费用,增加外国债权人破产成本 | 第29页 |
二、 国家主权限制单一破产程序的域外效力 | 第29-30页 |
三、 各国跨境破产法律冲突难以协调 | 第30页 |
第三节 主从破产程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一、 主要利益中心界定标准模糊 | 第30-31页 |
二、 公司集团破产问题 | 第31-33页 |
三、 子公司的性质判定 | 第33-36页 |
第四章 对我国跨境破产程序立法的启示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我国跨境破产程序法律制度现状 | 第36-38页 |
一、 跨境破产立法历史上长期空白 | 第36-37页 |
二、 新《企业破产法》对跨境破产问题的首次规定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跨境破产程序法律制度的设计建议 | 第38-44页 |
一、 选择实用主义立法原则的主从破产程序模式 | 第38-39页 |
二、 明确管辖权确定依据,区分不同性质破产程序 | 第39-40页 |
三、 破产程序的域外效力 | 第40-41页 |
四、 多个外国破产程序的协调 | 第41页 |
五、 公司集团破产程序 | 第41-42页 |
六、 破产程序中清算人和债权人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