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研究--从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启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国外社会背景 | 第8-9页 |
·国内社会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页 |
·相关核心概念 | 第16-20页 |
·正义 | 第16-17页 |
·正义感 | 第17-18页 |
·正义感教育 | 第18-20页 |
2.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及其教育现状 | 第20-27页 |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认知现状 | 第20-21页 |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行为现状 | 第21-23页 |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现状 | 第23-24页 |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正义评价现状 | 第24-27页 |
3. 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 | 第27-34页 |
·正义制度对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 | 第27-28页 |
·理性的善对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 | 第28-30页 |
·公平的正义对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 | 第30-32页 |
·正义思想对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启示 | 第32-34页 |
4. 完善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途径 | 第34-43页 |
·完善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大学生正义感和正义感能力,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34页 |
·大学生正义感和正义感能力,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34-35页 |
·完善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原则 | 第35-36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35页 |
·引导性原则 | 第35-36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36页 |
·加强大学生正义感教育的途径 | 第36-43页 |
·个人的方面 | 第36-38页 |
·学校家庭的方面 | 第38-39页 |
·社会的方面 | 第39-41页 |
·网络的方面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6页 |
附录2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