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第11-16页 |
·关于金融安全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关于财政货币政策的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综述评价 | 第16页 |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6-17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页 |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7页 |
·可能成立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金融安全—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目标的当然选择 | 第18-29页 |
·对金融安全的界定 | 第18-20页 |
·与金融安全相关的概念 | 第18-19页 |
·我们的观点 | 第19-20页 |
·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 | 第20-23页 |
·经济安全的内涵 | 第20-21页 |
·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 | 第21-23页 |
·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 | 第23-24页 |
·金融稳定的含义 | 第23-24页 |
·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 第24页 |
·金融安全与财政货币政策 | 第24-25页 |
·财政货币政策含义 | 第24-25页 |
·金融安全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关系 | 第25页 |
·金融安全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分析 | 第25-29页 |
·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困境 | 第25-26页 |
·财政货币政策的互补性 | 第26-28页 |
·金融安全目标约束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28-29页 |
第3章 亚洲金融危机中各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失误的实证分析 | 第29-39页 |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过程 | 第29-32页 |
·亚洲各国金融危机的对比 | 第32-36页 |
·泰国金融危机 | 第32-34页 |
·印度尼西亚金融危机 | 第34-35页 |
·马来西亚金融危机 | 第35-36页 |
·韩国金融危机 | 第36页 |
·亚洲各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 第36-39页 |
第4章 我国金融安全形势与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状况 | 第39-42页 |
·我国目前的金融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过多 | 第39页 |
·人民币汇率问题依然存在 | 第39-40页 |
·政府干预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性 | 第40页 |
·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 第40页 |
·金融监管存在一系列问题 | 第40-41页 |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状况 | 第41-42页 |
·财政货币政策配合不协调,工具选择单一 | 第41页 |
·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间缺乏协调性 | 第41-42页 |
第5章 我国金融安全目标约束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建议 | 第42-49页 |
·建立以金融安全为目标约束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 | 第42-44页 |
·增强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性 | 第42-43页 |
·产业政策应与其它政策协调一致 | 第43-44页 |
·减少银行部门风险,监控国际资本流动 | 第44-45页 |
·减少银行部门风险 | 第44页 |
·监控国际资本流动 | 第44-45页 |
·制定国家金融安全战略,加强金融安全的国际合作 | 第45-47页 |
·将金融安全列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45页 |
·尊重市场规律,减少政府干预 | 第45页 |
·完善金融机构内控机制与金融监管体系 | 第45-46页 |
·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 第46-47页 |
·完善存款保险与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47-49页 |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 第47-48页 |
·完善最后贷款人制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