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PEDV病毒的基因组结构 | 第13-20页 |
·复制酶多聚蛋白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4-15页 |
·纤突蛋白S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5-16页 |
·ORF3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6-17页 |
·sM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7页 |
·膜糖蛋白M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7-18页 |
·核衣壳蛋白N基因及其编码蛋白 | 第18-20页 |
·PEDV结构蛋白克隆表达的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PEDV结构蛋白的表达体系 | 第20-21页 |
·PEDV各结构蛋白的表达 | 第21-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7页 |
第二章 PEDV S1基因的分析比对 | 第27-37页 |
·材料 | 第27-28页 |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29页 |
·病料收集与处理 | 第28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PEDV S1基因的扩增 | 第29页 |
·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及蛋白预测分析 | 第29页 |
·结果 | 第29-33页 |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9-32页 |
·S1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2-33页 |
·S1蛋白预测分析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7页 |
第三章 PEDV ORF3基因的分析比对 | 第37-45页 |
·材料 | 第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病料收集与处理 | 第37-38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38页 |
·PEDV ORF3基因的扩增 | 第38页 |
·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及蛋白预测分析 | 第38页 |
·结果 | 第38-43页 |
·ORF3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ORF3蛋白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39-42页 |
·ORF3蛋白预测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PEDV M基因的分析比对 | 第45-51页 |
·材料 | 第45页 |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病料收集与处理 | 第45-46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46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6页 |
·PEDV M基因的扩增 | 第46页 |
·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及蛋白预测分析 | 第46页 |
·结果 | 第46-49页 |
·M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6-48页 |
·M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 第48页 |
·M蛋白预测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PEDV N基因的分析比对 | 第51-57页 |
·材料 | 第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病料收集与处理 | 第51-52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52页 |
·PEDV N基因的扩增 | 第52页 |
·序列比对、进化树分析及蛋白预测分析 | 第52页 |
·结果 | 第52-56页 |
·N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52-55页 |
·N蛋白系统进化分析 | 第55页 |
·N蛋白预测分析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27个PEDV福建样品的分子多样性调查 | 第57-65页 |
·材料 | 第57-58页 |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7-58页 |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病料收集与处理 | 第58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58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58页 |
·PEDV ORF3基因的扩增 | 第58-59页 |
·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 | 第59页 |
·结果 | 第59-62页 |
·病毒样品的收集 | 第59页 |
·序列分析 | 第59-61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5页 |
第七章 PEDV S基因的中和抗原表位的原核克隆表达 | 第65-79页 |
·材料 | 第65-66页 |
·实验试剂 | 第65-66页 |
·菌株及质粒 | 第66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6页 |
·实验方法 | 第66-72页 |
·PEDV病毒RNA的提取 | 第66-67页 |
·表达载体pET-32a-S1A的构建与鉴定 | 第67-70页 |
·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菌株E.coli BL21(DE3)的构建与鉴定 | 第70-71页 |
·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第71页 |
·割胶回收纯化目的蛋白 | 第71页 |
·PEDV部分S蛋白多克隆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71-72页 |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 | 第72页 |
·结果 | 第72-77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72-74页 |
·目的蛋白的表达纯化 | 第74-76页 |
·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9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79-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个人简历 | 第95-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