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发行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20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6页
     ·问题的提出第11-13页
     ·研究对象概况第13-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6-18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二章 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研究第20-36页
   ·各阶段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第20-26页
     ·第一阶段:定性分析阶段第20-21页
     ·第二阶段:初级模型阶段第21页
     ·第三阶段:综合模型阶段第21-25页
     ·第四阶段:信用风险的揭示第25-26页
   ·KMV 模型研究文献综述第26-30页
     ·国外文献综述第26-27页
     ·国内文献综述第27-30页
   ·KMV 模型的主要内容第30-33页
     ·KMV 模型的理论依据第30页
     ·KMV 模型的主要假设第30-31页
     ·KMV 模型的计算结构第31-33页
   ·KMV 模型的优缺点第33-35页
     ·KMV 模型的优点第33-34页
     ·KMV 模型的缺点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36-45页
   ·KMV 模型修正第36-37页
     ·无风险利率第36页
     ·公司资产价值的增长率第36页
     ·公司股权的波动率第36-37页
     ·直接采用违约距离衡量第37页
   ·关键变量的确定第37页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第37-39页
   ·实证计算过程第39-44页
     ·计算股权价值市场波动率第39-42页
     ·计算违约点第42页
     ·计算资产价值和资产波动率第42-43页
     ·计算违约距离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实证结果及分析第45-54页
   ·实证结果分析和检验第45-48页
     ·描述性统计第45页
     ·非参数检验第45-47页
     ·初步结论第47-48页
   ·进一步研究与分析第48-52页
     ·违约距离和信用评级对债券收益率的解释能力第48-51页
     ·各行业违约距离均值分析第51页
     ·违约距离敏感性分析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第54-59页
   ·研究结论第54-55页
   ·政策建议第55-57页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第55-56页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第56-57页
   ·研究展望第57-59页
     ·研究局限性第57-58页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 1 MATLAB 计算违约距离主要程序第63-65页
附录 2 KMV 模型计算结果第65-70页
附录 3 回归样本数据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72-75页
附件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消费品企业ODI对国内消费者认知和购买意愿的影响
下一篇: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