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3-20页 |
·潜射导弹水下发射方式 | 第13-1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2章 导弹垂直发射燃气冲击理论 | 第22-32页 |
·火箭燃气射流动力学理论 | 第22-27页 |
·射流的基本理论 | 第22-23页 |
·火箭发射时的燃气射流动力学问题 | 第23-24页 |
·火箭燃气射流的结构 | 第24-25页 |
·气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25-27页 |
·火箭燃气射流的基本方程和数值方法 | 第27-28页 |
·射流方程 | 第27-28页 |
·特征—差分方法 | 第28页 |
·火箭燃气射流对发射平台的冲击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导弹发射过程的数学建模 | 第32-43页 |
·控制方程 | 第32-34页 |
·连续性方程 | 第32-33页 |
·动量方程 | 第33页 |
·能量方程 | 第33-34页 |
·湍流模型 | 第34页 |
·多相流模型 | 第34-37页 |
·导弹运动方程与动网格技术 | 第37-39页 |
·导弹运动方程 | 第37页 |
·动网格技术 | 第37-39页 |
·数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9-42页 |
·计算域和计算网格 | 第39-41页 |
·计算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导弹发射载荷的计算 | 第43-49页 |
·概述 | 第43页 |
·导弹发射筒内的流场结构 | 第43-47页 |
·发射载荷的计算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忽略近水面影响下潜器发射导弹的运动响应与控制 | 第49-77页 |
·潜器空间运动方程 | 第50-57页 |
·坐标系的确定 | 第50-51页 |
·潜器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 | 第51-54页 |
·潜器运动的状态空间方程 | 第54-57页 |
·潜器的受力分析 | 第57-59页 |
·发射反冲力 | 第57-58页 |
·高压燃气造成的负压区 | 第58页 |
·水锤压力 | 第58-59页 |
·潜器运动的仿真模型 | 第59-66页 |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61-65页 |
·潜器仿真模型的性质 | 第65-66页 |
·潜器在发射导弹时的运动响应 | 第66-71页 |
·发射筒在潜器前端时的情况 | 第66-70页 |
·发射筒在潜器后端时的情况 | 第70-71页 |
·潜器在发射导弹时的运动控制 | 第71-76页 |
·控制器参数的选择 | 第71页 |
·发射单枚导弹时潜器的运动控制 | 第71-74页 |
·连续发射导弹时潜器的运动控制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潜器在近水面发射导弹时的运动响应与控制 | 第77-95页 |
·近水面因素的影响和计算 | 第77-82页 |
·波浪作用力的影响 | 第78-81页 |
·文丘里效应 | 第81-82页 |
·近水面潜器运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82-84页 |
·潜器运动数学模型的修正 | 第82-83页 |
·近水面潜器运动仿真模型 | 第83-84页 |
·近水面潜器发射导弹时的运动响应 | 第84-88页 |
·不同航速对潜器运动响应的影响 | 第84-87页 |
·不同初始深度对潜器运动响应的影响 | 第87-88页 |
·近水面潜器发射导弹时的运动控制 | 第88-94页 |
·近水面潜器发射单枚导弹时的运动控制 | 第89-92页 |
·近水面连续发射导弹时潜器的运动控制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5-98页 |
·本文的研究结果 | 第95-96页 |
·发展与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附录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