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发展状况 | 第12-13页 |
| ·国内发展状况 | 第13页 |
| ·区域循环经济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DEA 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介绍 | 第18-24页 |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 ·循环经济的概念 | 第18页 |
| ·循环经济的发展原则 | 第18-19页 |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19-24页 |
| ·DEA 概述 | 第19-20页 |
| ·C2R 模型 | 第20-22页 |
| ·SE-DEA 模型 | 第22-23页 |
| ·应用步骤 | 第23-24页 |
| 3 县域循环经济效率评价 | 第24-42页 |
| ·评价目的和对象 | 第24-25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8页 |
| ·构建原则 | 第25页 |
| ·构建思路 | 第25-26页 |
| ·主要指标释义 | 第26-28页 |
| ·数据收集 | 第28-29页 |
| ·DEA 模型求解结果 | 第29-31页 |
| ·DEA 效率分析 | 第31-42页 |
| ·DEA 有效性统计 | 第31-32页 |
| ·DEA 有效性地区分析 | 第32-35页 |
| ·DEA 规模收益分析 | 第35-36页 |
| ·DEA 松弛变量分析 | 第36-39页 |
| ·超效率 DEA 分析 | 第39-42页 |
| 4 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类型及措施 | 第42-49页 |
| ·类型划分 | 第42-44页 |
| ·A 类地区 | 第42-43页 |
| ·B 类地区 | 第43-44页 |
| ·C 类地区 | 第44页 |
| ·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方向及措施 | 第44-49页 |
| ·A 类地区 | 第44-46页 |
| ·B 类地区 | 第46-47页 |
| ·C 类地区 | 第47-49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49-51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6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