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国际背景 | 第7页 |
·国内背景 | 第7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7-9页 |
·战略意义 | 第8页 |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0-12页 |
2.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联系 | 第12-17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基本素质及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涵 | 第12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素质 | 第12-14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提出 | 第14页 |
·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必要性 | 第14页 |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新农村建设的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 第15页 |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实践考察 | 第15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 第15-17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才 | 第16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强了农村干部科学管理水平 | 第16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升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16-17页 |
·有利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成长和新农村和谐稳定 | 第17页 |
3. 安徽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现状调研与分析 | 第17-24页 |
·安徽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情况的调研 | 第18-20页 |
·调研形式与对象选择 | 第18-19页 |
·安徽省部分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情况概述 | 第19-20页 |
·个案调查——安徽农业大学实施情况 | 第20页 |
·安徽新农村建设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状调查问卷汇总 | 第20-24页 |
·高校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反馈 | 第21-22页 |
·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状的反馈 | 第22-23页 |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统计反馈 | 第23-24页 |
4. 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第24-26页 |
·培养形式有待不断创新 | 第24-25页 |
·培养氛围需要进一步营造 | 第25页 |
·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提高 | 第25-26页 |
·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认知程度不足 | 第26页 |
5. 加强推进安徽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策略 | 第26-32页 |
·创新培养模式 | 第27-28页 |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27页 |
·提升培养水平的深度和广度 | 第27页 |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 第27-28页 |
·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28-29页 |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 第28页 |
·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 第28-29页 |
·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 第29页 |
·加强指导老师的队伍建设 | 第29-30页 |
·完善指导老师潜心教书育人的相关制度 | 第29-30页 |
·进一步提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指导老师的教学能力 | 第30页 |
·建立指导老师负责机制 | 第30页 |
·与时俱进的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 第30-32页 |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大学生 | 第30-31页 |
·在培养过程中坚持与时俱进 | 第31-32页 |
·在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附录一 | 第35-37页 |
附录二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