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 ·山核桃资源概况 | 第9-10页 |
| ·植物多酚概述 | 第10-13页 |
| ·植物多酚通性 | 第11页 |
|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 | 第11-13页 |
| ·山核桃蒲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 ·无机成分研究 | 第13页 |
| ·其他化学成分研究 | 第13页 |
| ·纤维素酶法浸提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 ·纤维素酶作用机理 | 第13-14页 |
| ·纤维素酶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 第14页 |
| ·膜分离过程概述 | 第14-17页 |
| 2 引言 | 第17-18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3页 |
| ·材料、仪器和试剂 | 第18-19页 |
| ·材料 | 第18页 |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8-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 ·实验工艺流程图 | 第19-20页 |
| ·原料预处理 | 第20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成分分析 | 第20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多酚成分的定性鉴定 | 第20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成分初步分析 | 第20页 |
| ·多酚含量的测定 | 第20页 |
| ·Folin-Ciocalteu(FC)法原理 | 第20页 |
| ·显色剂磷钼钨酸的配置 | 第20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0页 |
|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 第20-21页 |
| ·多酚提取率的计算公式 | 第21-22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22页 |
| ·浸提条件的探讨 | 第22页 |
| ·膜集成联用技术纯化山核桃蒲多酚浸提液 | 第22页 |
| ·无机陶瓷膜的微滤条件选择 | 第22页 |
| ·有机膜超滤条件选择 | 第22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喷雾干燥对山核桃多酚提取物的影响 | 第22-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9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成分分析 | 第23-24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多酚成分的定性鉴定 | 第23页 |
| ·山核桃蒲浸提液成分的定性鉴定 | 第23-24页 |
| ·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4-25页 |
| ·山核桃蒲原料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 第25页 |
|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 | 第25页 |
| ·还原糖标准曲线的绘制(DNS 法) | 第25页 |
| ·纤维素酶活测定结果 | 第25页 |
| ·不同提取方式下提取效果的对比 | 第25-26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26-28页 |
| ·浸提温度的选择 | 第26页 |
| ·浸提时间的选择 | 第26-27页 |
| ·pH 值的选择 | 第27页 |
| ·不同加酶量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28页 |
| ·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 | 第28-32页 |
| ·依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为基础 | 第28-30页 |
| ·响应曲面法试验结果 | 第30-32页 |
| ·浸提最佳条件优化与验证 | 第32页 |
| ·膜集成联用技术纯化山核桃蒲多酚浸提液 | 第32-36页 |
| ·无机陶瓷膜的微滤条件优化 | 第32-35页 |
| ·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条件优化 | 第35-36页 |
| ·山核桃蒲多酚的干燥 | 第36-39页 |
| ·喷雾干燥 | 第36-37页 |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喷雾干燥对山核桃多酚提取物的影响 | 第37-39页 |
| 5 主要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
| 作者简介 | 第44页 |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