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控制效果及其机理的初探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茶尺蠖的分布及其危害 | 第9页 |
·茶尺蠖的近年发生动态与危害 | 第9页 |
·茶尺蠖的生活习性 | 第9页 |
·茶尺蠖的防治 | 第9-10页 |
·农业防治 | 第9-10页 |
·化学防治 | 第10页 |
·生物防治 | 第10页 |
·植物源农药的概况 | 第10-13页 |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植物源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 | 第12-13页 |
·植物源农药及其在茶树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鱼藤酮 | 第13页 |
·苦参碱 | 第13-14页 |
·烟碱 | 第14页 |
·印楝素 | 第14页 |
·除虫菊素 | 第14-15页 |
·其它防治茶树害虫的植物源农药 | 第15页 |
·艾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艾蒿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艾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 第16-17页 |
·艾蒿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 第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供试虫源 | 第20页 |
·供试茶树品种 | 第20页 |
·供试植物源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艾蒿提取液的制备 | 第20页 |
·艾蒿提取液生物活性测定 | 第20-21页 |
·树体酶活的测定 | 第21-22页 |
·幼虫虫体酶活的测定 | 第22-23页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23页 |
·茶尺蠖幼虫体长、体重、化蛹率及羽化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7页 |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的生物活性 | 第24-26页 |
·触杀作用 | 第24页 |
·胃毒作用 | 第24-25页 |
·生长抑制作用 | 第25-26页 |
·拒食作用 | 第26页 |
·艾蒿提取液对各茶树品种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8页 |
·PPO的活性变化 | 第26-27页 |
·POD的活性变化 | 第27-28页 |
·被茶尺蠖咬食后各茶树品种酶活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PPO的活性变化 | 第28页 |
·POD的活性变化 | 第28-29页 |
·茶尺蠖咬食对喷施提取液茶树酶活的影响 | 第29-30页 |
·PPO的活性变化 | 第29页 |
·POD的活性变化 | 第29-30页 |
·各处理液对茶尺蠖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PPO的活性变化 | 第30页 |
·POD的活性变化 | 第30-31页 |
·AChE的活性变化 | 第31-32页 |
·Bradford法测定蛋白量的BSA标准曲线 | 第32-33页 |
·不同浓度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幼虫体长、体重的影响 | 第33-35页 |
·幼虫体长 | 第33-34页 |
·幼虫体重 | 第34-35页 |
·不同浓度提取液对茶尺蠖化蛹率、羽化率的影响 | 第35-37页 |
·化蛹率 | 第35-36页 |
·习习化率 | 第36-3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7-41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1页 |
·艾蒿95%乙醇提取液对茶尺蠖的生物活性 | 第38页 |
·茶树体内的保护酶系 | 第38-39页 |
·茶尺蠖幼虫体内的酶系 | 第39页 |
·存活茶尺蠖的后期研究 | 第39-40页 |
·关于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