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9-12页 |
·我国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 第12页 |
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页 |
7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类型、经验及发展趋势 | 第15-28页 |
1 国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主要模式及经验启示 | 第15-20页 |
·政府主导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 第15-16页 |
·以大学(农学院)为中心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第16页 |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第16-17页 |
·公私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 第17-18页 |
·国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的经验启示 | 第18-20页 |
2 国内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传统模式及改革经验 | 第20-25页 |
·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传统及现行模式 | 第20-24页 |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改革经验 | 第24-25页 |
3 国内外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发展的新动向 | 第25-28页 |
·政府主导但其管理职能呈下降趋势 | 第25页 |
·政府财力支持是推广经费的主要来源 | 第25-26页 |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呈有偿转化的趋势 | 第26页 |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强劲 | 第26页 |
·现代信息技术将在农业推广中广泛应用 | 第26-27页 |
·推广主体渐趋多元化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下科技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 第28-35页 |
1 农户生产土地规模变化带来的科技推广服务需求变化 | 第28-30页 |
·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服务的多样性 | 第28-29页 |
·更加注重农业科技服务的时效性 | 第29页 |
·种植技术的提高要求农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第29-30页 |
2 农民身份的改变带来的科技服务需求变化 | 第30-32页 |
·由仅仅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向包括农业科技和非农业科技在内的三农科技的需求转变 | 第30-31页 |
·由单一产中农业生产技术需求向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信息的需求转变 | 第31页 |
·由传统农业技术需求向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转变 | 第31-32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发展带来的科技服务需求变化 | 第32-33页 |
·农业科技内容需求 | 第32页 |
·农业科技信息需求 | 第32-33页 |
·农业科技培训需求 | 第33页 |
·农业科技人才需求 | 第33页 |
4 农村信息化推进带来的科技服务需求变化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湖南省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下科技推广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 第35-46页 |
1 湖南省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供给的管理体制 | 第35-36页 |
2 湖南省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供给的主要模式 | 第36-40页 |
·农技站推广服务模式 | 第36-37页 |
·农业科技园区示范推广模式 | 第37-38页 |
·科技特派员模式 | 第38-39页 |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模式 | 第39-40页 |
3 目前湖南省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2页 |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弱化 | 第40-41页 |
·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单一 | 第41页 |
·专业科技人才短缺,推广的服务质量不高 | 第41-42页 |
·政府农业推广体系体制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相适应 | 第42页 |
4 湖南省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2-46页 |
·农业推广与农业教育和科研互相割裂,互相脱节 | 第42-43页 |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不高,分配不合理 | 第43-44页 |
·农业科技推广认识不足,部门条块分割 | 第44页 |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推广力度 | 第44页 |
·推广方式方法不当 | 第44-45页 |
·文化水平低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有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土地流转政策下新型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 | 第46-51页 |
1 确立“一主多辅”的新型农业推广体制 | 第46页 |
2 着力强化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 第46-47页 |
3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 第47-48页 |
4 创新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方式 | 第48页 |
5 强化政府统筹下的农科教结合机制 | 第48-49页 |
6 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科技服务信息化建设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