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县定水镇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国外土地整理工作进展 | 第11-14页 |
·国内土地整理工作进展 | 第14-15页 |
·国外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 第15页 |
·国内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问题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4页 |
·自然条件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页 |
·基础设施状况 | 第19-20页 |
·土地利用现状 | 第20-23页 |
·土地利用所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土地整理潜力来源 | 第23-24页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33页 |
·土地整理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24页 |
·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4-25页 |
·成本—收益理论 | 第25页 |
·人地协调理论 | 第25-26页 |
·地域分异理论 | 第26页 |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26页 |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3页 |
·熵权法 | 第27-2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9-32页 |
·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4 土地整理数量潜力评价 | 第33-38页 |
·构建土地整理数量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页 |
·土地整理数量潜力评价指标分析 | 第33-34页 |
·指标的标准化处理 | 第34-35页 |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熵及熵权 | 第35-36页 |
·上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结果与潜力分级 | 第36-38页 |
5 土地整理质量潜力评价 | 第38-47页 |
·构建土地整理质量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8-39页 |
·土地整理质量潜力评价指标分析 | 第39-43页 |
·生产能力提高的潜力(B_1) | 第39-41页 |
·生产成本降低的潜力(B_2) | 第41-42页 |
·生态环境改善的潜力(B_3) | 第42-43页 |
·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 第43-44页 |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4-45页 |
·土地整理质量潜力的评价结果与潜力分级 | 第45-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51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讨论 | 第49-5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