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评述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界定和发展概况 | 第14-28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界定 | 第14-15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法律地位 | 第15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 第15-17页 |
·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条件 | 第15页 |
·农民依靠科技脱贫致富的强烈需求,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 第15-16页 |
·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作用,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 第16-17页 |
·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整体发展概况 | 第17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概况 | 第17-28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基本情况 | 第17-20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几种类型 | 第20-22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专业分布 | 第22-23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显著特点 | 第25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主要成效 | 第25-28页 |
3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功能分析 | 第28-32页 |
·经济方面的功能分析 | 第28-29页 |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 | 第28页 |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 | 第28页 |
·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 第28-29页 |
·社会方面的功能分析 | 第29-30页 |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增加了农业科技含量 | 第29页 |
·推动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 第29-30页 |
·促进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联系,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 第30页 |
·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功能分析 | 第30-32页 |
·提升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第30-31页 |
·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保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 第31-32页 |
4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32-41页 |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 第32-33页 |
·内部利益联结机制松散,会员经济参与度较低 | 第33-34页 |
·协会管理机制不健全,自我发展后劲不足 | 第34页 |
·协会服务功能不完善,无法满足会员的多样化需求 | 第34-36页 |
·影响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影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外部因素 | 第36-39页 |
·影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内部因素 | 第39-41页 |
5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趋势分析 | 第41-44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社会团体的基本组织属性不会改变 | 第41-42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综合性和实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 第42页 |
·部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的变异发展将不可避免 | 第42-43页 |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将在科学普及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 第43-44页 |
6 四川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对策建议 | 第44-48页 |
·进一步提高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 第44页 |
·部门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做大做强 | 第44-45页 |
·深化政策引导加大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力度 | 第45-46页 |
·努力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自我发展能力 | 第46-47页 |
·引进与培养并举推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人才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