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5页 |
·功能核酸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功能核酸 | 第16-17页 |
·功能核酸用于构建生物传感体系的优点 | 第17-18页 |
·基于功能核酸的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第18页 |
·基于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18-26页 |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19-23页 |
·基于磁性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3-24页 |
·基于硅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4页 |
·基于量子点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4-26页 |
·基于其它纳米材料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6页 |
·基于各种酶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6-33页 |
·基于等温聚合酶扩增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6-29页 |
·基于核酸酶切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29-33页 |
·基于DNA酶的信号放大技术 | 第33页 |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33-35页 |
第2章 基于纳米金功能化DNA信号放大技术的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 | 第35-45页 |
·前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6-37页 |
·纳米金的合成 | 第37页 |
·DNA-AuNPs的制备 | 第37页 |
·金电极的处理及捕获探针的固定 | 第37页 |
·Hg~(2+)的电化学检测 | 第37-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检测原理 | 第38-39页 |
·DNA-AuNPs的信号放大 | 第39页 |
·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39-40页 |
·盐离子浓度和温育时间的优化 | 第40-42页 |
·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 第42-44页 |
·Hg~(2+)检测的回收率 | 第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基于功能核酸的SERS生物传感器用于铅离子和腺苷的检测 | 第45-57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6-47页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47页 |
·AuNPs功能化报告DNA的制备 | 第47页 |
·传感界面的制备 | 第47-48页 |
·目标物的检测 | 第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检测原理 | 第48-50页 |
·树状纳米分子结的信号放大作用 | 第50-51页 |
·纳米金功能化的探针DNA修饰层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 第52-55页 |
·传感器的再生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基于分子信标的“Y型”探针通过核酸内切酶信号放大用于核酸检测的研究 | 第57-67页 |
·前言 | 第57-58页 |
·实验部分 | 第58-5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8页 |
·荧光检测 | 第58页 |
·凝胶电泳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检测原理 | 第59-60页 |
·酶切信号放大 | 第60-61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61-62页 |
·传感器的响应性能 | 第62-64页 |
·错配链的检测 | 第64-65页 |
·转换数的计算 | 第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5章 基于酶切信号放大的单分子荧光催化信标用于L-组氨酸的检测 | 第67-77页 |
·前言 | 第67-68页 |
·实验部分 | 第68-6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8-69页 |
·凝胶电泳 | 第69页 |
·细胞粉碎液的制备 | 第69页 |
·荧光测定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76页 |
·催化信标的设计原理 | 第69-70页 |
·电泳实验结果 | 第70-71页 |
·酶切信号放大 | 第71-72页 |
·优化DNA酶序列 | 第72页 |
·优化DNA酶和内切酶的浓度 | 第72-73页 |
·催化信标的响应性能 | 第73-75页 |
·催化信标用于实际样品中L-组氨酸的检测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一种基于连接反应触发的DNA酶用于生物小分子的零背景荧光放大检测 | 第77-88页 |
·前言 | 第77-78页 |
·实验部分 | 第78-79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8-79页 |
·连接反应 | 第79页 |
·荧光检测 | 第7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9-87页 |
·传感系统的设计原理 | 第79-80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80-84页 |
·传感系统的响应性能 | 第84-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7章 基于纳米金和核酸外切酶双重信号放大技术的非标型DNA电化学传感器 | 第88-98页 |
·前言 | 第88-89页 |
·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9-90页 |
·纳米金的制备 | 第90页 |
·RP-AuNPs的制备 | 第90页 |
·酶切反应 | 第90页 |
·电极处理及捕获探针的固定 | 第90页 |
·电化学检测 | 第90-9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1-97页 |
·检测原理 | 第91-92页 |
·信号放大检测 | 第92页 |
·电化学阻抗表征 | 第92-93页 |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93-95页 |
·目标DNA检测的灵敏度 | 第95-96页 |
·错配链的检测 | 第96-97页 |
·电化学传感界面的再生 | 第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2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6-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