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计划 | 第10-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创新点和拟突破的难点 | 第12-13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本文拟突破的难点 | 第13页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研究综述 | 第16页 |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内容的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7-19页 |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9页 |
·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 | 第19-21页 |
·社会契约论 | 第2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0-21页 |
3 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其评价内容 | 第21-28页 |
·食品类企业的发展概况及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食品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 | 第23-24页 |
·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内容 | 第24-28页 |
·对消费者的责任 | 第24-25页 |
·对股东的责任 | 第25页 |
·对债权人的责任 | 第25-26页 |
·对员工的责任 | 第26页 |
·对供应商的责任 | 第26页 |
·对政府的责任 | 第26-27页 |
·对社会的责任 | 第27页 |
·对环境的责任 | 第27-28页 |
4 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28-40页 |
·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 第28-29页 |
·评价主体 | 第28页 |
·评价客体 | 第28页 |
·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现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及其存在的不足 | 第29-31页 |
·现行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 第29-30页 |
·现行社会责任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 | 第30-31页 |
·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1-40页 |
·构建思路 | 第31-32页 |
·指标选择 | 第32-37页 |
·指标权数的确定 | 第37-39页 |
·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9-40页 |
5 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40-55页 |
·样本的选取及信息来源 | 第40-41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40页 |
·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第41-47页 |
·数据预处理 | 第41-42页 |
·因子分析法的检验 | 第42-43页 |
·公共因子的确认和因子得分计算 | 第43-47页 |
·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47-54页 |
·综合得分分析 | 第47-49页 |
·分项得分分析 | 第49-51页 |
·比较得分分析 | 第51-54页 |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6 对评价体系的评价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第55-59页 |
·评价体系的优越性 | 第55-56页 |
·应用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 第56-58页 |
·深化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 | 第56页 |
·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制度 | 第56-57页 |
·更新评价指标 | 第57页 |
·规范评价主体 | 第57页 |
·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 第57-58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