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铁路运输的扩能 | 第9页 |
·铁路运能的扩充带来安全保障系统和人员的高要求 | 第9-11页 |
·车站值班员的脑力负荷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脑力负荷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脑力负荷的定义 | 第12-13页 |
·脑力负荷的影响因素 | 第13页 |
·脑力负荷测量和评价方法 | 第13-16页 |
·主任务测量法 | 第14页 |
·副任务测量法(又称为次任务测量法) | 第14-15页 |
·生理测量法 | 第15页 |
·主观测量法 | 第15-16页 |
·脑力负荷测量和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国外脑力负荷研究的发展 | 第16-17页 |
·国内脑力负荷研究的发展 | 第17-18页 |
·文献分析及总结 | 第1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论文中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路线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车站值班员工作分析 | 第22-51页 |
·车站值班员工作背景资料 | 第22-25页 |
·车务工作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 第22-23页 |
·铁路运输组织调度指挥系统 | 第23-24页 |
·车站值班员在调度指挥系统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车站值班员主要使用(操作)的设备 | 第25-29页 |
·计算机联锁设备 | 第26页 |
·TDCS 设备 | 第26-29页 |
·行车闭塞电话、调度电话 | 第29页 |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调车电台 | 第29页 |
·车站值班员主要工作任务 | 第29-48页 |
·单纯接发列车 | 第31-37页 |
·铁路调车作业 | 第37-40页 |
·货物列车停留(解除)作业 | 第40-41页 |
·设备单位施工、维修“天窗”等作业 | 第41-45页 |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 | 第45-48页 |
·车站值班员接发列车正常作业时间分析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3章 影响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主要工作任务和环节分析 | 第51-68页 |
·影响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51-60页 |
·车站值班员主要工作环节影响安全关键分析 | 第51-53页 |
·作业性质对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的影响 | 第53-54页 |
·车站值班员自身素质和业务熟练程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车站值班员作业易发生问题汇总分析 | 第56-60页 |
·问卷定性调查影响脑力负荷的主要作业环节 | 第60-67页 |
·研究对象背景资料 | 第60-61页 |
·调查研究对象状况 | 第61-62页 |
·调查内容设计与采取的方式 | 第62-63页 |
·调查质量控制 | 第63-64页 |
·调查实施与资料整理 | 第64-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测量 | 第68-81页 |
·选择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测量评价方法 | 第68-69页 |
·确定主观评价法量表维度 | 第69页 |
·设计确定调查量表 | 第69-72页 |
·设计调查量表内容 | 第69-72页 |
·调查质量控制 | 第72页 |
·调查实施 | 第72页 |
·资料收集 | 第72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72-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车站值班员工作视频录像分析 | 第81-88页 |
·视频监控系统作用 | 第81页 |
·车站值班员工作视频录像采集和疲劳表现统计 | 第81-83页 |
·视频录像统计资料整理 | 第83-85页 |
·车站值班员疲劳表现分布规律及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车站值班员脑力负荷干预措施 | 第88-96页 |
·合理调整车站值班员工作班制时间 | 第88-89页 |
·科学选拨任用培训车站值班员 | 第89-91页 |
·强化车站值班员按作业标准工作 | 第91-93页 |
·提高车站值班员应急处理能力 | 第93-94页 |
·完善行政管理职能 | 第94-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