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接触非线性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7页 |
| ·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 ·界面接触振动机理与能量耗散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4页 |
| ·界面接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界面接触刚度与界面阻尼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 ·界面接触振动与能量耗散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4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 2 球面界面的接触振动机理 | 第27-47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接触振动动力学模型的描述 | 第27-29页 |
| ·自由振动响应特性 | 第29-32页 |
| ·瞬时频率响应特性 | 第30-31页 |
| ·等效阻尼比特性 | 第31-32页 |
| ·回复力特性与模型辨识 | 第32-42页 |
| ·弹性回复力特性 | 第32-33页 |
| ·阻尼回复力特性 | 第33-36页 |
| ·“球-平面”界面模型实验测试 | 第36-42页 |
|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3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塑性变形能量耗散 | 第47-69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单一粗糙界面模型 | 第47-58页 |
| ·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 第47-49页 |
| ·模型的有限元求解法 | 第49-51页 |
|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51-57页 |
| ·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表达式 | 第57-58页 |
| ·粗糙多界面模型 | 第58-66页 |
| ·多界面塑性变形能量耗散计算模型的描述 | 第58-59页 |
| ·能量耗散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59-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 4 粗糙界面的法向接触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 第69-87页 |
| ·引言 | 第69页 |
| ·粗糙界面法向接触动力学模型 | 第69-71页 |
| ·动力学模型描述 | 第69-70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70-71页 |
| ·粗糙界面法向弹性接触刚度 | 第71-73页 |
| ·接触力-变形关系曲线 | 第71-72页 |
| ·接触力-变形关系表达式 | 第72-73页 |
| ·粗糙体表面的接触刚度特性 | 第73-76页 |
| ·固有频率与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 第76-82页 |
| ·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 第77-79页 |
| ·能量耗散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 第79-82页 |
| ·受迫振动响应特性 | 第82-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7页 |
| 5 滑动界面系统的振动响应与能量耗散 | 第87-109页 |
| ·引言 | 第87页 |
| ·滑动界面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87-94页 |
| ·动力学模型描述 | 第87-89页 |
| ·动力学方程 | 第89-94页 |
| ·不同滑动界面状态的系统动力学响应特性 | 第94-104页 |
| ·界面无滑移(β=1) | 第94-96页 |
| ·界面微滑移(0<β<1) | 第96-100页 |
| ·界面整体滑移(β=0) | 第100-104页 |
| ·能量耗散量的计算方法与特性分析 | 第104-107页 |
| ·不同的界面滑动状态(不同β值) | 第104-105页 |
| ·不同的界面摩擦力与外载荷比值(不同σ值) | 第105页 |
| ·不同的界面压力分布特征(不同ε值) | 第105-106页 |
| ·不同的无量纲剪切层刚度(不同λ值) | 第106-10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 6 层叠多界面冲击振动传递与能量耗散 | 第109-123页 |
| ·引言 | 第109页 |
| ·“球-螺栓固结多层叠加板”模型(SJAMP) | 第109-111页 |
| ·模型描述 | 第109-111页 |
|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111页 |
| ·计算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111-120页 |
| ·输入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 第112-113页 |
| ·传递界面的加速度响应 | 第113-117页 |
| ·振动传递特性 | 第117-118页 |
| ·能量传递特性 | 第118-120页 |
| ·实验验证 | 第120-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7页 |
| ·论文总结 | 第123-124页 |
| ·主要创新点 | 第124页 |
| ·研究展望 | 第124-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 附录 | 第139-140页 |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9-140页 |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