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 ·研究的目的及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第2章 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 | 第12-17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12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地位 | 第12-13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 | 第13-14页 |
|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 第13页 |
|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 | 第13-14页 |
|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 第14-17页 |
| 第3章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 第17-25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19-22页 |
| ·办学体系不健全 | 第21页 |
| ·办学形式单一 | 第21页 |
| ·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 | 第21页 |
| ·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意识不强 | 第21-22页 |
| ·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 第22页 |
| ·农村职业技术培训薄弱,专业技术缺乏 | 第22页 |
|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建设中作用 | 第22-24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 | 第22-23页 |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困难 | 第23页 |
| ·农村职业教育是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境的必然选择 | 第23-24页 |
| ·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应有作用思考 | 第24-25页 |
| 第4章 部分国家和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借鉴 | 第25-31页 |
| ·德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实践 | 第25-27页 |
| ·德国“双元制”产业化影响 | 第25-26页 |
|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实用性 | 第26页 |
| ·双元制教学给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启示 | 第26-27页 |
| ·英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实践 | 第27-28页 |
| ·英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 | 第27页 |
| ·加强对学校管理,实施教学改革 | 第27-28页 |
| ·美国有关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 | 第28-31页 |
| 第5章 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建议与对策 | 第31-37页 |
|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 第31-34页 |
| ·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技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 | 第32-33页 |
| ·农村职业教育在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33-34页 |
| ·建立健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保障体系 | 第34-35页 |
|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相关理论的建议 | 第35-3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