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中国利率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 绪论第9-17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第10-11页
 (二)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 国外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综述第11-13页
  2、 国内利率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综述第13-15页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出发点第15-16页
  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2、 研究的出发点第16页
 (四) 文章思路与创新第16-17页
  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创新点第17页
二、 我国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的回顾第17-25页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18-19页
 (二)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的利率政策的调整效应第19-20页
 (三) 市场经济时期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20-25页
  1、 1992 年至 1995 年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20-21页
  2、 1996 年至 2002 年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21-23页
  3、 2003 年至 2005 年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23页
  4、 2006 年至 2010 年的利率政策调整效应第23-25页
三、 近五年我国利率调整的机理与效应分析第25-48页
 (一) 近五年我国利率调整的机理分析第25-35页
  1、 通货膨胀是利率政策调整的最主要因素第26-29页
  2、 金融危机是引发利率政策调整的偶发性因素第29-32页
  3、 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利率政策调整的联动因素第32-33页
  4、 国内经济形势是利率调整的决定因素第33-35页
 (二) 近五年我国利率政策调整的效应分析第35-48页
  1、 利率调整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第36-38页
  2、 利率调整对我国居民储蓄的影响第38-41页
  3、 利率调整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第41-46页
  4、 利率调整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第46-48页
四、 对我国利率政策调整的思考第48-53页
 (一) 在新经济转型阶段提高利率杠杆作用第48-49页
 (二) 可以逐步确立我国浮动利率机制第49-50页
 (三) 建立利率调整的长效机制,注重前瞻性和战略性第50-51页
 (四) 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第51-53页
结论第53-55页
注释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参加的项目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研究
下一篇:关于提升中层行政领导者执行力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