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创新 | 第14页 |
·研究架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第16-22页 |
·社会保险 | 第16-18页 |
·社会保险的概念 | 第16页 |
·社会保险的公共服务职能 | 第16-17页 |
·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 | 第17-18页 |
·社会养老保险 | 第18-19页 |
·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 | 第18页 |
·养老保险基金 | 第18页 |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 | 第18-19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 第19-22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 | 第19-20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成 | 第20-21页 |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方式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现状 | 第22-32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 | 第22-25页 |
·天津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架构 | 第22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参保状况 | 第22-24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收支状况 | 第24-25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宏观环境分析 | 第25-28页 |
·政治环境 | 第25-26页 |
·经济环境 | 第26-27页 |
·社会环境 | 第27-28页 |
·技术环境 | 第28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28-32页 |
·基本征收管理 | 第29页 |
·基本支付管理 | 第29-30页 |
·其他管理措施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43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人群覆盖问题 | 第33-34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缴费基数问题 | 第34-35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积累时间问题 | 第35-36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的社会重视问题 | 第36-37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管理人员的违法违规风险 | 第38-39页 |
·养老金违规领取问题 | 第39页 |
·不同岗位的养老保险待遇相差悬殊 | 第39-40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金收支缺口问题 | 第40-43页 |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产生原因 | 第40-41页 |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的隐性特征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发展的对策 | 第43-53页 |
·确立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 | 第43-45页 |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内涵 | 第43-44页 |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管理改革的保障 | 第44-45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征收管理的发展对策 | 第45-49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覆盖面的扩大 | 第45-48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收基数的严格管控 | 第48页 |
·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年限的调节 | 第48-49页 |
·养老保险征收的社会宣传 | 第49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支付管理的发展对策 | 第49-51页 |
·养老保险基金使用的监督稽核 | 第50页 |
·养老保险基金冒领的监管控制 | 第50-51页 |
·天津市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发展对策 | 第51-53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体系的构建 | 第51-52页 |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多元化发展 | 第52-5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研究成果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