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导论 | 第11-17页 |
| 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 (1) 建立环境保护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 | 第12-14页 |
| (2) 优化支出结构 | 第14页 |
| (3) 建全环境保护资金监管机制 | 第14-15页 |
| (4) 简要评述 | 第15-16页 |
| 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一 政府主导环境保护理论研究 | 第17-20页 |
| 1 环境保护公共性特征 | 第17页 |
| 2 环境保护——有限理性的行为 | 第17-18页 |
| 3 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 第18页 |
| 4 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 | 第18-19页 |
| 5 环境保护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19-20页 |
| 二 我国环境保护财政预算管理基本情况 | 第20-25页 |
| 1 我国政府预算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 (1) 预算管理体制 | 第20页 |
| (2) 预算的组织实施 | 第20-21页 |
| 2 我国环境保护财政预算的编制原则 | 第21-23页 |
| (1) 合法性原则 | 第21-22页 |
| (2) 真实性原则 | 第22页 |
| (3) 统筹兼顾原则 | 第22-23页 |
| (4) 透明性原则 | 第23页 |
| 3 我国环境保护转移支付的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 三 云南省环境保护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 第25-40页 |
| 1 环境保护财政资金筹措管理 | 第25-32页 |
| (1) 环境保护财政投入资金筹措 | 第25-26页 |
| (2) 云南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分析 | 第26-32页 |
| 2 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管理 | 第32-37页 |
| (1) 财政支出概述 | 第32-33页 |
| (2) 财政支出的功能 | 第33页 |
| (3) 云南省环境保护财政支出分析 | 第33-37页 |
| 3 环境经济政策应用分析 | 第37-40页 |
| (1) 财政补贴应用 | 第37-38页 |
| (2) 排污费应用 | 第38-40页 |
| 四 云南省环境保护财政收支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0-45页 |
| 1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来源结构不合理 | 第40-41页 |
| (1) 缺乏云南省财政支持环境保护长效政策 | 第40-41页 |
| (2) 过度依靠政府信用贷款存在一定风险 | 第41页 |
| 2 环境保护支出效益低下支出结构及分配方式亟待完善 | 第41-43页 |
| (1) 环境保护支出效益低下 | 第41-42页 |
| (2) 权力“向上集中”分配方式亟待改变 | 第42页 |
| (3) 缺乏财政对环保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持 | 第42-43页 |
| 3 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亟待完善 | 第43-45页 |
| (1) 排污费征收管理制度存在弊端 | 第43-44页 |
| (2) 缺乏对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探索 | 第44-45页 |
| 五 云南省加强环境保护财政收支预算管理的对策措施 | 第45-56页 |
| 1 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 第45-47页 |
| (1) 加大财政投入,确立稳定投入机制 | 第45-46页 |
| (2) 拓宽环保资金筹措渠道 | 第46-47页 |
| 2 优化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式 | 第47-50页 |
| (1) 突出财政支出公共性原则 | 第48页 |
| (2) 资金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 | 第48-49页 |
| (3) 改革资金分配方式 | 第49页 |
| (4)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 第49-50页 |
| 3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 第50-53页 |
| (1) 充分发挥排污费“聚敛资金”功能 | 第50-51页 |
| (2) 开展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 | 第51-53页 |
| 4 强化对环境保护财政收支的监督管理 | 第53-56页 |
| (1) 加强制度建设 | 第53-54页 |
| (2) 加强风险防范 | 第54-55页 |
| (3) 加强资金拨付管理 | 第55-56页 |
| 全文总结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