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风俗习惯论文--中国风俗习惯论文--各种风俗专志论文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绪论第8-15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一) 选题背景第8-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页
 二、 研究综述第9-12页
  (一) 民俗旅游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庆阳民俗旅游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2-15页
  (一) 理论基础第12-13页
  (二) 研究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与环境分析第15-23页
 一、 区域概况第15-19页
  (一) 自然条件第15页
  (二) 区位条件第15-16页
  (三) 历史沿革第16-17页
  (四) 旅游资源条件第17-19页
  (五) 社会经济环境第19页
 二、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分析评价第19-23页
  (一) 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分析第19-21页
  (二) 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第21-23页
第二章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一、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第23-25页
  (一) 政策扶持方面第23页
  (二) 市场培育方面第23-24页
  (三) 基地建设方面第24页
  (四) 人才队伍培训方面第24-25页
 二、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一) 民俗旅游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市场空间狭小第25页
  (二) 对民俗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第25页
  (三) 许多珍贵的民间技艺年久失传第25页
  (四) 民间手工艺品做工粗糙,质量不佳,生产规模小第25-26页
  (五) 产品开发滞后,资源特色挖掘不够,品牌意识薄弱第26页
  (六) 投入不足与配套设施欠缺第26页
  (七) 从业人员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引进第26-27页
第三章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第27-49页
 一、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意义第27-28页
  (一) 有利于促进庆阳的经济发展第27页
  (二) 有利于促进庆阳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第27-28页
 二、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原则第28-30页
  (一) 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第28-29页
  (二) 特色性原则第29页
  (三) 文化原则第29页
  (四) 协调发展的原则第29-30页
 三、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第30-39页
  (一) 产品开发第30-38页
  (二) 市场开发第38-39页
 四、 庆阳民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模式第39-49页
  (一) 品牌经营模式第40-43页
  (二) 节会活动模式第43-45页
  (三) 民俗博物馆模式第45-46页
  (四) 民俗商品模式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附录第52-57页
后记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价连接法固定化β-半乳糖苷酶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甘肃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土壤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