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协同演变规律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5页
     ·植物群落演替第10-11页
     ·植物与土壤肥力第11-12页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第12-13页
     ·喀斯特地区植物与土壤耦合关系第13-14页
     ·研究展望第14-15页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24页
   ·研究区概况第15-17页
     ·木论喀斯特国家自然保护原生林区概况第17页
     ·古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概况第17页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第17-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研究目标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样地设置第19-20页
     ·调查内容与分析项目第20页
   ·数据分析方法第20-24页
     ·物种多样性和重要值计算第20页
     ·多重比较分析第20-21页
     ·主成分分析第21-22页
     ·典型相关分析第22-23页
     ·聚类分析第23-24页
第3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特征第24-39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的主要群落类型第24-26页
   ·科、属、种及其重要值的组成特点与比较第26-36页
   ·不同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分析第36-37页
   ·不同生态系统群落结构变化第37页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第4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征第39-47页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变化第39-43页
     ·土壤酸碱度变化第39-40页
     ·土壤有机质变化第40页
     ·土壤氮、磷、钾的变化第40-41页
     ·土壤矿质养分的变化第41-42页
     ·土壤养分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性状第43-44页
     ·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第43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第43-44页
     ·微生物量碳氮磷与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分形特征第44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质量聚类分析第44-45页
     ·结论与讨论第45-47页
第5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第47-59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主要影响因子分析第47-54页
     ·坡耕地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47-48页
     ·草丛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48-49页
     ·灌丛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49-50页
     ·人工林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50-53页
     ·次生林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53-54页
     ·原生林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54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生态系统聚类分析第54-57页
   ·结论与讨论第57-59页
第6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第59-70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各因子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第59-65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第65-69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主成分分析第65-67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第67-69页
   ·结论与讨论第69-70页
第7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特色第70-73页
   ·主要结论第70-71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植物群落特征第70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特征第70-71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典型生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第71页
     ·喀斯特峰丛洼地脆弱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的耦合关系第71页
   ·研究展望第71-72页
   ·研究特色与可能的创新点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表:植物名录第79-81页
作者简历与发表论著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风险及管理研究
下一篇:梅花草属DNA条形码研究及其系统发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