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8页 |
·多金属氧酸盐电化学概述 | 第8-16页 |
·POMs的电化学行为 | 第9-12页 |
·POMs的电催化性能 | 第12-16页 |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简介 | 第16-20页 |
·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结构特点 | 第17-18页 |
·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应用前景 | 第18-20页 |
·层层自组装薄膜研究进展 | 第20-26页 |
·层接层自组装(Layer-by-Layer,LBL)的原理 | 第21页 |
·层接层自组装膜成膜的驱动力 | 第21-24页 |
·层接层自组装膜的应用 | 第24-26页 |
·本课题选题依据 | 第26-28页 |
第2章 磷钼钒多金属氧酸盐/聚酰胺-胺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 第28-40页 |
·前言 | 第28-29页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29页 |
·H_4PMo_(11)VO_(40)·xH_2O的合成 | 第29页 |
·PMo_(11)V/PAMAM复合膜的制备 | 第29-30页 |
·电化学测试 | 第30-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PMo_(11)V的表征 | 第31-33页 |
·PMo_(11)V/PAMAM复合膜的表征 | 第33-36页 |
·PMo_(11)V/PAMAM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扫描法制备铜取代多金属氧酸盐/聚酰胺-胺多层复合膜及电催化性能 | 第40-54页 |
·前言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Na_5[PMo_(11)Cu(H_2O)O_(39)]的合成 | 第41页 |
·PMo_(11)Cu/PAMAM复合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PMo_(11)Cu的表征 | 第42-44页 |
·PMo_(11)Cu/PAMAM复合膜的表征 | 第44-47页 |
·PMo_(11)Cu/PAMAM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47-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含铂纳米粒子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性能 | 第54-64页 |
·前言 | 第54-55页 |
·实验部分 | 第55-5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55页 |
·PMo_(12)-Pt_(nano)/PAMAM复合膜的制备 | 第55页 |
·电催化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56-57页 |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 第57-58页 |
·循环伏安分析 | 第58页 |
·PMo_(12)-Pt_(nano)/PAMAM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58-62页 |
·小结 | 第62-64页 |
第5章[PW_(11)O_(39)Pd(H_2O)]~(5-)/PAMAM多层复合膜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 第64-72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实验部分 | 第65-6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5页 |
·[PW_(11)O_(39)Pd(H_2O)]~(5-)的合成 | 第65页 |
·PW_(11)Pd/PAMAM复合膜的制备 | 第65-66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PW_(11)Pd的表征 | 第66-68页 |
·PW_(11)Pd/PAMAM复合膜的表征 | 第68-70页 |
·PW_(11)Pd/PAMAM复合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70-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