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区规模化鸡场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PCR检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隐孢子虫的病原学 | 第10-11页 |
| ·分类地位 | 第10-11页 |
| ·生活史 | 第11页 |
| ·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 | 第11-13页 |
| ·易感动物 | 第11-12页 |
| ·传播途径 | 第12页 |
| ·流行特点 | 第12-13页 |
| ·禽类隐孢子虫虫种 | 第13-15页 |
| ·火鸡隐孢子虫 | 第13-14页 |
| ·贝氏隐孢子虫 | 第14-15页 |
| ·鸡隐孢子虫 | 第15页 |
| ·隐孢子虫常用检测诊断方法 | 第15-17页 |
| ·粪便学检查 | 第15-16页 |
| ·动物接种 | 第16页 |
| ·黏膜涂片法 | 第16页 |
| ·组织切片法 | 第16页 |
| ·免疫学诊断 | 第16-17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17页 |
| ·防治 | 第17-18页 |
| ·展望 | 第18-19页 |
| 第2章 洛阳地区规模化鸡场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 | 第19-2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粪便样品采集 | 第19页 |
| ·常用仪器设备 | 第19-20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0页 |
| ·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查 | 第20页 |
| ·隐孢子虫结果判定及标准 | 第20-21页 |
| ·虫种的形态学鉴定 | 第21页 |
| ·隐孢子虫卵囊的保种收集 | 第21页 |
| ·结果 | 第21-24页 |
| ·不同地区规模化鸡场隐孢子虫流行情况 | 第21-22页 |
| ·感染率与年龄的关系 | 第22-23页 |
| ·隐孢子虫卵囊形态特征及虫种鉴定 | 第23-24页 |
| ·讨论 | 第24-26页 |
| ·鸡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第24-25页 |
| ·虫种的形态学鉴定 | 第25页 |
| ·检查方法的比较 | 第25-26页 |
| 第3章 鸡源隐孢子虫人工感染试验 | 第26-3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6-27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 ·感染用卵囊 | 第27页 |
| ·雏鸡人工感染试验 | 第27页 |
| ·临床症状 | 第27-28页 |
| ·排卵囊规律观察 | 第28页 |
| ·病理组织学观察 | 第28-29页 |
| ·隐孢子虫卵囊寄生部位的观察 | 第29页 |
| ·结果 | 第29-33页 |
| ·临床症状及排卵囊规律 | 第29-31页 |
| ·病理变化及组织学观察 | 第31页 |
| ·虫体寄生部位及保种收集 | 第31-33页 |
| ·讨论 | 第33-35页 |
| ·寄生部位 | 第33-34页 |
| ·鸡源隐孢子虫的排卵囊规律 | 第34-35页 |
| 第4章 鸡源隐孢子虫洛阳分离株分子鉴定 | 第35-43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35-39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方法 | 第36-37页 |
| ·PCR 扩增 | 第37-38页 |
| ·PCR 产物的检测 | 第38页 |
| ·PCR 产物测序 | 第38页 |
| ·相关原虫的基因序列资料 | 第38-39页 |
| ·序列分析及构建基因进化树 | 第39页 |
| ·结果 | 第39-42页 |
| ·PCR 扩增结果 | 第39-40页 |
| ·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