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9-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9-23页 |
| ·群死群伤火灾的危害 | 第19-20页 |
| ·我国群死群伤火灾形势 | 第20-22页 |
| ·对群死群伤火灾日益重视 | 第22-23页 |
| ·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5页 |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6-27页 |
| ·使用的数据 | 第27-29页 |
| 第2章 频率-尺度幂律分布 | 第29-39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数据和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 ·数据 | 第29-30页 |
| ·频率-尺度分布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 ·频率-死亡人数 | 第30-32页 |
| ·影响因素对频率-死亡人数的影响 | 第32-36页 |
| ·频率-过火面积和频率-直接经济损失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死亡人数段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39-69页 |
| ·引言 | 第39-40页 |
| ·数据与方法 | 第40-43页 |
| ·数据 | 第40-41页 |
| ·对应分析 | 第41-43页 |
| ·中国数据分析 | 第43-57页 |
| ·场所 | 第43-46页 |
| ·火灾原因 | 第46-47页 |
| ·时间段 | 第47-48页 |
| ·月份 | 第48-51页 |
| ·年份 | 第51-54页 |
| ·省份 | 第54-57页 |
| ·中美两国数据对比 | 第57-66页 |
| ·场所 | 第57页 |
| ·时间段 | 第57-60页 |
| ·月份 | 第60-63页 |
| ·年份 | 第63-65页 |
| ·讨论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 第4章 省份火灾特点 | 第69-93页 |
| ·引言 | 第69-70页 |
| ·数据和分析方法 | 第70-77页 |
| ·数据 | 第70-74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74-75页 |
| ·聚类分析 | 第75-76页 |
| ·相对风险 | 第76-7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7-91页 |
| ·全部火灾 | 第77-82页 |
| ·亡人火灾 | 第82-88页 |
| ·相对风险 | 第88-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 第5章 时间标度性 | 第93-101页 |
| ·引言 | 第93页 |
| ·数据和方法 | 第93-96页 |
| ·数据 | 第93页 |
| ·方法 | 第93-9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96-99页 |
| ·Fano因子 | 第96-97页 |
| ·Allan因子 | 第97-98页 |
| ·去趋势波动分析 | 第98-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第6章 火灾风险分析 | 第101-113页 |
| ·引言 | 第101-102页 |
| ·数据和方法 | 第102-104页 |
| ·数据 | 第102页 |
| ·贝叶斯层次模型 | 第102页 |
| ·GPD层次模型 | 第102-103页 |
| ·泊松层次模型 | 第103-10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4-112页 |
| ·火灾死亡人数的极值分析 | 第104-106页 |
| ·火灾发生频率和时间趋势 | 第106-110页 |
| ·风险分析 | 第110-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 第7章 特别重大火灾引发的火灾防治工作对火灾形势的抑制效果 | 第113-129页 |
| ·引言 | 第113-114页 |
| ·数据和方法 | 第114-119页 |
| ·数据 | 第114-116页 |
| ·ARIMA干预模型 | 第116-119页 |
| ·防治工作的效果 | 第119-125页 |
| ·对火灾起数的效果 | 第119-122页 |
| ·对死亡人数的效果 | 第122-124页 |
| ·对HCFs的效果 | 第124-125页 |
| ·讨论 | 第125-1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5页 |
| ·结论 | 第129-132页 |
| ·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 ·展望 | 第133-1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 致谢 | 第145-14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46-147页 |